中評社北京4月12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這對於我國維護經濟安全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過去人們更關注產業全球化,以效率為導向進行產業布局,現在人們主要關注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安全為導向進行產業布局。最近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和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都將產業鏈供應鏈列為重要議題。
西方發達國家歷來重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美國在2012年就發布《全球供應鏈安全國家戰略》白皮書。受新冠肺炎疫情和俄烏衝突影響,發達國家更加注重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不斷推動本土化、近岸化、盟友化和多元化發展。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此加速重構。此外,美國為遏制我國發展,不斷加大“脫鈎”力度,跨國公司正探索實行“中國+1”戰略,進一步加劇我國“斷鏈”風險。儘管如此,我國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只要保持戰略定力,持續深化開放合作,就能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一方面,世界的繁榮離不開中國。世界銀行WDI數據庫顯示,2013—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比七國集團國家貢獻率總和還高12.9個百分點,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儘管受疫情影響,據國家統計局初步測算,2022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接近20%,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和穩定力量。隨著疫情後中國經濟復甦反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將達到甚至超過1/3。IMF分析還表明,中國GDP每增長1%,會拉動亞洲其他國家的經濟增長0.3%。由此可見,與中國經貿往來必能惠及自身。
另一方面,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是開放經濟的特有問題,但加入全球分工和融入世界經濟是歷史大方向。封閉經濟既解決不了發展問題,更解決不了安全問題,落後是最大的不安全。衹有堅持擴大開放,加強對外合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供應鏈形態,使得對方不敢輕易斷供,才能保障產業鏈自主可控。此外,加強自主創新和掌握核心技術,既能破解產業鏈中“卡脖子”難題,還能形成局部科技優勢和產業反制能力,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的關鍵保障。但是,自主創新絕不是關門創新,關門創新只會拉大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衹有堅持擴大開放,才能在合作競爭中實現技術進步和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