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5日電/網評:傳承需要創新也需要情懷
來源:東方網 作者:楊朝清
近日,在貴州省天柱縣鳳城街道壩寨村吳愛娣家,吳愛娣老人手裡握著一本發黃卷邊的手抄劇本,正指導“關門弟子”,有滋有味地吟唱著老劇本《轅門斬子》中的經典唱白。這些劇本陪伴了她20多年,即將由“關門弟子”接手,老人從心裡感到高興。(4月13日《貴州日報》)
承載著一代代人智慧和情感的手抄劇本,經歷了時間的沉澱和歲月的洗禮;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戲曲最大的痛點就在於“後繼無人”。作為戲班的第四代傳承人,吳愛娣老人能夠找到“關門弟子”,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二十年前,隨著打工潮的興起,村中年輕人紛紛外出打工,戲班解散,劇本被當作垃圾丟到屋外。對侗戲飽含摯愛的吳愛娣,將老劇本珍藏在自己陪嫁的木箱子裡,並做好防蟲工作。伴隨著近年來“非遺熱”的興起,這些塵封已久的老劇本又被重新激活,當地的侗戲又得以傳承。
在物質匱乏時代,村民們缺乏文化娛樂渠道,閑暇時往往依靠看戲來滿足精神訴求;一邊看戲一邊嗑瓜子,村民們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伴隨著社會變遷,村民們豐盈精神家園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看戲的時間和人群也就減少了。“希望之燈”的黯淡,讓戲班成員大都選擇了退出或者轉行。
讓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實現“完美相遇”,賦予非遺更多“時代感”,衹有“活”起來,非遺才可能“火”起來。雖然老劇本足有上百出戲,每出戲的風格都不一樣,但非遺不能自彈自唱、孤芳自賞,而是要主動去擁抱時代、積極對接觀眾需求。不論是對一些老劇本進行修改和更新,還是向周邊其他戲班學習,抑或創造一些契合時代特徵、接地氣的新劇本,衹有做好傳承創新,非遺才會更有生命力。
“老戲骨守護老劇本20年”不僅是地方戲曲生存生態的一個縮影,也彰顯了民間藝人對非遺的熱愛與堅持。雖然許多地方戲曲難以像過去那樣輝煌,但並不意味著地方戲曲沒有了立足之地、失去了生存空間。雖然現在看戲的人少了,但並不意味著沒有觀眾。更何況,在數字化時代,一些地方戲曲通過網絡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傳播。
以蘇州評彈為例,有的評彈藝人不僅在網絡上受到很多粉絲的追捧,還受邀到上海、香港等地線下演出;評彈藝人不僅在書場等傳統陣地演出,也參與開業慶典、婚宴慶祝等商業演出……在理性選擇深入人心的今天,非遺傳承固然需要情懷,卻也不能不考慮經濟因素;衹有解決生計問題並讓手藝人生活得更好,非遺傳承才會有更多的新鮮血液。
在公眾文化需求“井噴”的當下,地方戲曲並非沒有用武之地。“老戲骨守護老劇本20年”難能可貴,老劇本也需要擁抱時代的變化;地方戲曲“後繼有人”固然讓人欣喜,推陳出新、傳承創新才會讓非遺更有吸引力和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