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現場:台青共賞昆劇《人在草木間》
http://www.CRNTT.com   2023-04-17 00:40:34


第十六次“台青之友沙龍”活動合影(中評社 徐媛攝)
  中評社北京4月17日電(助理記者 徐媛)4月15日,第十六次“台青之友沙龍”活動在京舉辦,16位台青來到長安大戲院參與了座談會,隨後共同欣賞講述兩岸茶事情緣的昆劇《人在草木間》。本次活動由民革中央聯絡部主辦,民革北京市委、北方昆曲劇院承辦。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張慶盈、民革北京市委秘書長樊維、北方昆曲劇院黨總支書記孫明磊、本劇導演方彤彤等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此次座談會。

  座談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常委、民革中央聯絡部部長張慶盈表示,“人在草木間”,合起來便是一個“茶”字,就像“親”字是由“親”和“見”組成的一樣,兩岸一家親,要相見才能相親。我們和台青今天能夠坐在一起喝茶看昆曲,一起品味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這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民革中央長期以來一直大力推進兩岸青年的交流交往,以後也會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來搭建橋梁。

  北方昆曲劇院黨總支書記孫明磊表示,2004年,著名作家白先勇主持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一夜之間席捲了全國,這是一種兩岸文化交流的成功嘗試。作品《人在草木間》也是出於這樣的創作初衷,用昆曲作為文化載體來演繹非常好,因為我們說著同樣的話,寫著同樣的字,有著共同的祖先和文化。一枝一葉總關情,枝和葉中間有情,就像兩岸關係,也是一枝一葉,也需要用情來搭建橋梁。

  本劇導演導演方彤彤圍繞劇目作了簡短分享,他說:“《人在草木間》的劇本打磨了三年,經過了數次修改終於搬上舞台。這個戲講述的不是真實的歷史,而是一個用昆曲呈現的傳奇故事,希望大家用這樣的視角去欣賞。”

  台青徐和謙是財新傳媒國際新聞部主任,他表示,《人在草木間》讓大家更加瞭解到,兩岸之間從貿易的關係,到人文的交流,到行業的師承,再到茶葉的種子,這些都是息息相關的,這種代代相傳是切不斷的。“現在疫情已經過去,我們希望兩岸民間有更多的交流,也非常期待北昆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把這個作品帶到台灣去,我相信在台灣的舞台上也會引起很大的回響。”

  台青鄭庭繹是北京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專業的博士生,同時,他也是一位非常專業的昆曲愛好者。他說:“我們台灣島內有很多人很喜歡昆曲,我認識很多民間的戲迷朋友們,他們會來到大陸看戲。希望以後可以有更多的這種活動,我們可以多多交流。”

  在兩岸茶文化的歷史著述中,有這樣一段記載:舉世聞名的茶中聖品——台灣凍頂烏龍茶,是一位叫林鳳池的台灣舉子,在1855年從福建武夷山把天心永樂禪寺老方丈贈送的36棵茶苗帶回台灣凍頂山,種植發展起來的。在北京市文旅局的支持和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資助下,北方昆曲劇院以這段記載為依托,創編了昆劇《人在草木間》,以一段民間商業的坎坷茶事,牽引出兒女間的動人情感,生動反映了海峽兩岸於文化上同根同源,於經濟上休戚與共的史實。林鳳池求取優質茶苗的歷程設置了重重阻礙,既增加了故事的戲劇性和可看性,又體現了主人公為拯救台灣茶農民生百折不撓、矢志不渝的堅持與大愛。

  據悉,“台青之友沙龍”於2014年由民革中央聯絡部創辦,至今已成功舉辦16次。先後就“兩岸青年情感溝通”“台灣青年在大陸學生生活狀況”“兩岸社會融合的途徑與方式”等主題進行交流研討,為在陸台灣青年表達心聲和反饋意見建議搭建平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