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當前,隨著2022年年報陸續發布,上市銀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以推動數字化轉型,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的情況受到各界高度關注。銀行業通過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進數字化轉型,是建設數字中國、發展數字經濟的有機組成部分,有助於銀行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從而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文章表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主要經濟形態,其基於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正在改變人類的工作和生活模式。2022年,人民銀行制定《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銀保監會出台《關於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引導支持銀行業推進數字化轉型。銀行業從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滿足客戶個性化、多元化金融服務需求以提升客戶體驗滿意度,增強市場競爭力等方面考慮,積極主動推進數字化轉型。
文章分析,從銀行業來看,其本身對信息技術、數字技術依賴程度較高,數字化轉型作為必然方向,各家銀行都在加速推進。銀行業高度重視數字化發展戰略,在組織架構上調整優化或者組建專門的機構,以保障數字化發展戰略更好落地實施。這種情況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區域性城商行和農商行等不同規模類型銀行業機構中普遍存在。就國際比較的角度看,中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在全球銀行業中處於領先水平。
銀行業普遍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為數字化轉型奠定技術和人才基礎。從2022年上市銀行年報情況看,六大國有商業銀行金融科技投入合計約1165億元,金融科技人員合計約8.74萬人。在營業收入、利潤增速總體下降的情況下,銀行業仍然加大金融科技的資金投入,多家銀行金融科技資金投入增速遠遠超過營業收入、利潤增速。同時,在部分銀行員工數量減少的情況下,科技人員絕對數量增加、在員工總數中的占比提升是普遍現象。
銀行業積極探索數字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從客戶營銷看,銀行業利用數字技術營銷客戶,提高客戶營銷的針對性和智能化水平。從金融產品創新上看,銀行業不僅利用數字技術創新線上金融產品,以更好地觸達客戶,而且基於數字技術快速迭代優化完善產品。從金融服務模式看,銀行業通過搭建場景生態,將金融服務融入場景生態,提高客戶金融服務體驗滿意度。
銀行業對數字技術的應用不僅局限於業務發展領域,還包括風險管理等領域,以不斷實現發展和安全並重。通過研發大數據風險預警模型,打造智能風控平台等,銀行業逐步構建起數字化風控體系,強化對風險的預研預判,形成全流程、自動化、智能化的風險控制機制,從而有效提升銀行風險管理水平,更好地守護客戶的資產安全和國家的金融安全。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銀行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推動數字化轉型的成果應用不僅局限於單家銀行機構內部,也不僅局限於銀行業內部。目前,數字技術應用在快速探索推進,需要大額資金投入。對此,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在發揮自身資金優勢,開展大規模資金和人員投入,實現新技術落地應用後,行業內及時向中小銀行提供技術輸出服務,行業外也有些技術場景在政府政務管理、非銀行甚至是非金融企業等領域實現推廣應用。此舉有效節約了全社會的成本投入,實現技術創新的共享公用,讓技術創新的正外部性更好發揮。
文章指出,總體來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仍然在快速推進中,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數字化服務能力提升是長期發展趨勢。在此過程中,銀行業要全面系統謀劃,不僅要加大財務和人員投入,還需要及時轉變經營管理理念,探索優化金融服務模式,提升風險和數據安全管理水平等。同時,從基礎設施和政策上看,需要不斷完善征信等金融基礎設施,圍繞數據要素的規範科學高效利用等出台政策措施,為銀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