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支持他把善行延續
梁伯出生於1938年,他的故鄉是肇慶市德慶縣。當時老家的莊稼收成不好,十幾歲時他就跟隨父親來到廣州謀生,但父親沒過幾年就去世了,家庭的重擔只能由他一人扛起。當時他去碼頭應聘卸貨工人,每天扛著幾十斤重的麻袋來回跑。至今梁伯還有些駝背,他說這跟當年長期扛大麻袋有關。
“我是吃過苦的人,不希望這些孩子和我一樣,尤其不想讓困難學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在採訪中,白髮蒼蒼的梁伯重復著這句話。
如今,梁伯每個月的收入有3000多元,當記者詢問他為何當初要賣房助學時,老人說:“我這不是一時衝動,我今年已經85歲了,現在政策這麼好,我沒有什麼後顧之憂。就想盡微薄之力資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望他們成為有用之才。母親從小就教育我,對這個社會要懷著愛心。”
實際上,這些年梁老爺子的善舉還不止捐資助學。在他故鄉的農村,曾因沒有路燈,天黑時村民們都要摸黑出行,老人得知後二話沒說就拿出1萬元為村裡安裝了路燈;村裡的一條爛泥路後來修整成水泥路,也是梁伯捐資的。“人這輩子最能體現自身價值的不是掙了多少錢,而是幫助周圍多少人解決了困難。” 梁伯說。
廖姨告訴記者,梁伯平時總是告訴她,現在享福了就要跟大家分享,要把錢用在該用的地方。平時如果聽說街坊鄰居有困難,他一定也會伸出援手。所以當年對於老伴捐60萬元的舉動,廖姨一點也不意外。她表示,對於梁伯的捐資助學行動,她也會一直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