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23日電/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科技創新在中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居於核心地位,面臨新形勢新需求,要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大勢,抓住國家發展帶來的歷史機遇,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加強教育、科技、人才的戰略統籌、目標統籌、要素統籌和工作統籌,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新型舉國體制,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強化原始創新成體系布局、成系統推進,不斷強化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深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四鏈融合”,為加快建成科技強國提供強健有效的體制支撐。
一、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天津日報發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上海市創新政策評估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丁明磊文章表示,建設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不僅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也是拓寬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要求。要把科技創新作為最根本、最核心、最關鍵、最可持續的競爭力,融入現代經濟社會發展全方位、全過程,創新成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要在創新資源配置、要素流動、科技供給、創新擴散、創新激勵和知識產權保護與標準等方面提供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發揮全面深化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作用,為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提供穩健有效的體制支撐。
建設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要發揮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強化黨和國家作為重大科技創新領導者、組織者的作用,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優化重組創新資源,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強關鍵核心技術體系化攻關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統籌,為維護國家戰略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形成有效市場有為政府更好結合的創新發展格局,牢牢把握創新發展主動權,加快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建設支持全面創新的基礎制度,要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目標導向,以激發科研人員和各類創新主體創新創造活力為著力點,推動科技創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協同化,堅決破除影響和制約科技核心競爭力提升的體制機制障礙,推動重點領域項目、基地、人才、資金、數據一體化配置,評價激勵機制等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二、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體制機制建設
文章提出,加強黨對科技工作領導的體制機制。加強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和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技創新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強化黨中央對國家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總體布局,統籌國家科技創新戰略、科技發展規劃、科技重大任務和重大政策,加強科技領域發展與領域科技發展的戰略統籌與政策協調,協調跨部門、跨地區科技力量,加強戰略性科技任務布局,構建各具特色的區域創新發展格局,明確科技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部署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大基地。
深化科教融合與人才發展體制。堅持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加大科教協同、產教融合,以科研評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建立有利於優秀科技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暢通勞動力和人才社會性流動渠道。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提高人才國際化水平,充分激發廣大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持續改善人才發展環境,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
優化創新要素流動和配置體制。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健全知識、技術、數據等生產要素按市場評價貢獻的機制,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市場活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強化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發展多元化資源投入與配置,強化規劃政策引導,推動創新資源更加聚焦戰略需求和關鍵領域,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運行高效的創新資源配置體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