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1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持續推出數字化產品,推動業務、產品、服務等數字化升級,數據挖掘、運用、經營的能力建設全面提速……中國銀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正在提速,通過完善戰略規劃、提升科技能力、深挖數據價值等,銀行業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性與精準度。
提供個性化服務
“你有多久沒去銀行網點了?”近日,有網絡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展開問卷調查,超過70%參與調查的網友回答“太久了,記不清了”,僅有10%參與調查的網友回答“近一周去過”。
如今,不少居民已習慣使用手機銀行辦理業務。金融科技發展及客戶行為變遷,正促使銀行在網點設置方面發生改變。“2022年底,我行撤並5家網點。”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的工作人員說,許多客戶選擇使用手機進行支付和轉賬,現金的使用場景比以前少了。
在數字經濟時代,銀行業服務模式發生了很大改變,過去依靠鋪設網點、增加人員的傳統服務模式,逐漸被科技智能、靈活多樣的個性化服務所取代,“雲產品”正成為銀行提供數字化金融服務的重要窗口,並給銀行業金融服務創新帶來無限可能。
專家認為,銀行數字化轉型已成趨勢,這也是銀行提升服務效率和客戶體驗的必由之路,但並不意味著銀行網點將完全消失,銀行應線上線下融合聯動,逐步推促網點向輕型化、智能化、場景化轉型。
除了銀行網點優化、金融科技創新應用不斷突破,銀行數字化服務能力也在不斷提高。以交通銀行為例,該行系統推進企業級架構、數據中台、營銷中台、風控中台和運營中台建設,優化打造集約化、智能化、生態化客戶服務體系,數字化技術底座逐步夯實。交通銀行相關負責人認為,科技之於金融,不是簡單化的賦能或加成,而是再造與重塑。
此外,多家商業銀行發布、推出了升級版手機銀行,希望實現個人金融服務的“千人千面”。“手機銀行是北京銀行數字化轉型成果的縮影。”北京銀行相關負責人說,該行的手機銀行APP日前從7個方面進行了升級,即流程再造、特色金融、場景生態、平台聯動、協同經營、體驗管理和安全守護,以提供更深入、更便捷、更全面的移動金融服務。
“雲服務”助力實體經濟
數字經濟處於快速發展階段,“雲產品”逐漸成為銀行提供數字化金融服務的重要窗口。
中國建設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行持續5年對“雲計算”進行密集投資和升級迭代,將強大的“雲計算”能力對外輸出賦能,已為超過200家金融同業、政府等客戶提供科技服務。
搭建雲端服務體系的同時,各銀行廣泛探索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數字金融解決方案,科技賦能金融服務不斷提質增效。專家認為,金融“雲服務”應用持續深入,不斷釋放數字經濟的發展活力。
例如,在普惠金融服務方面,中國工商銀行持續優化網貸通、經營快貸、數字供應鏈三大數字普惠產品體系,創新推出“e抵快貸”在線抵押服務,實現抵押類業務全流程、純線上辦理。中國農業銀行持續優化推廣“惠農e貸”拳頭產品,創新推出“智慧畜牧場景貸”,已在全國33家分行推廣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