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23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中之重,需要順應發展階段、發展條件和發展格局變化,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方向,加快結構體系升級、技術路徑創新、發展模式優化,把製造業的短板補齊、長板鍛長,促進製造業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徐建偉文章表示,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國製造業在規模體量、結構體系、技術水平、分工合作等方面發生深刻變化、取得顯著成效,製造業由大到強的基礎更加堅實。同時要看到,中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還面臨著一系列重點任務,保持製造業持續增長需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亟待突破短板瓶頸制約,暢通經濟循環尚需優化產業鏈分工布局。
文章分析,具體來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製造業門類齊全體系完備但高精尖環節短板突出。放眼全世界,中國製造業規模體量之龐大、產業體系之完備,少有國家可以比擬。2022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為33.5萬億元,占全球比重近30%。製造業也因此成為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和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協作的主體。但是,要實現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轉變,關鍵在於能否提升產業結構高端化水平,能否在影響全球產業分工的重要產業、關鍵環節占據核心地位。相比世界製造強國,中國製造業整體上仍處於國際分工體系的中低端環節,產業結構中高精尖產業占比較低,產業鏈中高附加值環節發展滯後,這些成為製造業結構調整和攻堅突破的主要方向。
二是製造業競爭優勢明顯但效率效益水平仍需提升。中國製造業起初憑借勞動力等成本優勢,在發展積累中逐漸形成了強大的生產效率優勢和質量品質優勢,製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多年來穩定在93%以上的較高水平,質量競爭力持續躍升。但是,隨著人口數量紅利逐漸減弱、土地供給趨於緊張、環保力度不斷加大等,製造業綜合生產成本剛性上升,長期支撐產業快速發展的傳統優勢有所減弱。因此,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亟待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需要更加注重生產效率的持續提升和價值創造能力的不斷增強,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
三是製造業綠色發展提速但結構性轉型還需深入推進。近年來,中國綠色製造體系建設取得進展,綠色低碳技術改造步伐加快,製造業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持續下降,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但是,由於中國製造業碳排放量基數大、污染治理任務重、轉型時間窗口緊,加之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工業能耗和排放主體行業占比較高,部分企業技術裝備落後,尚未擺脫粗放發展模式,仍需在產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結構、能源結構等方面推進全面綠色低碳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