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精準“反獨”必須瞭解民進黨為何頑固堅守“台獨”立場
民進黨與“台獨”到底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說民進黨就是“台獨黨”?要說清楚這些問題,衹需抖出1991年民進黨通過的“台獨黨綱”就一目瞭然。
對於任何政黨來說,黨綱是該政黨的靈魂,是表明該政黨的指導思想、政治主張和奮鬥目標的最高文獻。30多年來,根據島內政治情勢的演變與自身發展的需要,民進黨曾對黨綱進行了多次策略性調整,但無論怎樣調整,萬變不離其宗,“台獨”的本質從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這是為什麼呢?
其一,民進黨始終把“台獨黨綱”奉為“神主牌”,把“台獨”作為本黨黨綱和精神支柱,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充分顯示其政治主張與國民黨不同。經過30多年的發展,民進黨藉助“台獨”這張“神主牌”,不斷矇騙、聚攏具有“本土意識”的選民,在島內形成一股抗衡國民黨的政治力量,並多次嘗到了政治甜頭,在2000年、2016年兩次奪得政權。
其二,強打“台獨牌”“反中牌”,可轉移島內民眾的視線,鞏固其執政地位。陳水扁時期,經濟低迷不振,貪腐醜聞不斷,民生問題凸顯。民進黨與阿扁大肆操弄“去中國化”,揚言“制憲公投”,最終憑兩顆子彈險勝連任。蔡英文上台後施政問題同樣層出不窮,導致2018年、2022年兩次“九合一”選舉慘敗,2020年“大選”選情一度吃緊。後靠民進黨及蔡英文將自身塑造為“抗中保台”的急先鋒,製造兩岸緊張局勢及“聚旗效應”,才造成選情逆轉。
其三,抱有“倚美謀獨”的幻想,誤判國際、台海形勢,自認為千載難逢的“台獨”時機來臨,甘願充當美國的棋子,藉助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以及“以台制華”的戰術,夾帶“台獨”私貨,趁機實現“台獨”。
四、精準“反獨”必須瞭解“台獨”在島內意識形態領域所作所為
蔡英文上台後的這7年,尤其是高票連任後的這3年多,“以變謀獨”的手段、手法千變萬化,將“台獨”理念全面移植到意識形態的各個領域。其新的經典論述是炮製“新兩國論”與“中華民國台灣”。
(一)“新兩國論”超越李登輝的“特殊兩國論”
2021年10月10日,蔡英文在“雙十演說”中提出了新的“兩國論”,她宣稱“兩岸互不隸屬”,企圖以此徹底否定“九二共識”。而在這之前的同年8月31日,蔡英文以視頻錄播形式,出席“2021亞太安全對話”時,竟拋出“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的“鄰國論”。
蔡英文版本的“新兩國論”,直接點出“兩個中國互不隸屬”,完全踩入了兩岸關係的禁區。而與李登輝的最大區別是,李為迷惑輿論,在“兩國論”前還特意加上兩個字“特殊”。蔡英文則公開亮出“兩中互不隸屬”的政治底牌,並在重要場合一再公開揚言,發誓要與大陸賭一把。
(二)“中華民國台灣”是“法理台獨”新變數
“中華民國台灣”,全世界絕無僅有的一個不倫不類的政治專有名詞。究竟是“中華民國”嫁接於“台灣”?還是“台灣”隸屬於“中華民國”?誰也搞不明白。但有一點倒是十分明確的,民進黨當局刻意將“中華民國”與“台灣”並稱,不是要追求兩岸連接,而是要使台灣現行體制進一步靠攏“台獨”,是要把李登輝所謂的“中華民國在台灣”分離論述進一步推向新階段,是以舊法統的煙幕為幌子,暗度陳倉地推進“台獨”進程。
民進黨當局之所以炮製出“中華民國台灣”,是自以為一般民眾難以區分這兩者之間的差別,模糊“統獨”的“國家認同”差異,凝聚島內對台灣定位的“最大公約數”,以期合力維護台灣“主權”、對抗大陸,鞏固政權、推動“台獨”。其如意算盤是,通過“中華民國台灣”,糅合“台獨”、“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維持現狀”等各種“老獨”“新獨”主張,企圖以此消弭“中華民國派”和“台灣派”間的紛爭與分裂,最大程度上聚合與大陸抗衡的政治能量,從而強化對“台灣主權地位”的共識,擠壓主張“一中”和“統一”的空間,民進黨和綠營可以更加肆無忌憚推動各種形式的“台獨”。正是基於對“中華民國台灣”論迷惑性的“自信”和裹挾民意的“鼓舞”,民進黨當局甚至在“修法”“憲改”等觸碰“法理台獨”紅線的敏感議題上也躍躍欲試。
除了以上兩個經典“台獨”論述,還鋪設、安插、推行更多新出門類的“台獨”論述與行徑。
(一)新出門類的“台獨”論述
這7年多來,蔡英文主導的“台獨”論述,隨情勢的變化而變,可謂名堂繁多。因篇幅關係,在此僅舉四例。
1.“‘台獨’歷史與起源建構論”。此論述的核心意涵重在蔡英文執政後,連篇纍牘地四處宣揚漢人不是台灣島的主人,真正的主人是原住民。一是蔡英文以領導人身份,正式向台島原住民道歉並著力推動“原住民轉型正義”。通過台灣真正主人身份的改變,從歷史源頭上否認台灣自古以來就是屬於中國的論述。二是塑造台灣原住民屬南島語系,與南島民族同祖同源,與華夏民族毫無關聯,企圖以此破解兩岸血脈相連的歷史。三是大力兜售日本佔領與殖民台灣的合理性、合法性的謬論。
2.“新文化台獨論”。蔡英文上台後,雖一再對外標榜“維持現狀”,卻時時推動全面“去中國化”,採取“三去兩汙”手法,包括“去祖化”(不再遙祭黃帝陵)“去孔化”“去中山化”(取消遙祭中山陵);“汙名媽祖化”“汙鄭化”(將開台聖祖鄭成功視為屠殺原住民的兇手),試圖從歷史、文化等方面割裂台灣與祖國大陸的關係。
3.“兩岸區域化、大陸外國化”。民進黨當局的“台獨建國”的一個重要策略是將兩岸區域化,不再將兩岸議題視為單純的兩岸之間的關係,而是區域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在歷史建構上,逐漸將大陸“東亞化”。2019年8月30日——台灣中學秋季開學之日,被稱為“史上最獨”教科書公然進入高中課堂。島內高一新生所拿到的《台灣史》,將中國史內容納入東亞史範疇。
4.“鄰國論”。2021年8月31日蔡英文在“凱達格蘭論壇”拋出“鄰國論”,聲稱,“台灣不走向軍事對抗,盼與‘鄰國’在和平、穩定、且互惠的原則下共存。”蔡英文步步為營繼承李登輝“台獨三段論”,即“本土化”、“去中國化”、“台獨化”,這明顯是用意識形態不斷刺激挑動兩岸最敏感的神經。
(二)新出門類的“台獨”行徑
“去祖化”:民進黨當局取消遙祭黃帝陵。與馬英九當局不同的是,民進黨當局不再講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是炎黃子孫,而是強烈宣揚台灣族群、台灣民族。
“去孔化”:2017年台北故宮博物院推出“萬世師表——書畫中的孔子”特展活動。時任該院院長林正義以部分民眾質疑“孔子與台灣關係”為由,藉口為避免產生社會對立,曾試圖拿掉特展名稱中“萬世師表”四個字,從而引起場內外的風波。
“去中山化”:2016年5月,民進黨當局以“去封建”為名,取消過往台灣領導人遙祭中山陵的儀式,不再紀念“中華民國”創始人孫中山。
“汙名媽祖化”:2017年8月18日,台灣教改論壇召開記者會,台灣大學名譽教授黃光國批駁蔡英文在同年3月接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後,即以“媽祖林默娘”為主題,舉辦展覽,還在當年台北燈節將媽祖設計成日本動漫人物,“根本是在開媽祖玩笑”,破壞媽祖形象。讓人無法認同,失去信仰的莊嚴與神聖性。
“汙鄭化”:2016年蔡英文上台不久,向原住民道歉時,公開將鄭成功與荷蘭殖民統治者相提並論為“掠奪者”,是屠殺原住民的“兇手”。
結語
精準“反獨”是攸關中國共產黨肩負實現民族復興、完成統一偉業的極其重要、矢志不渝的歷史使命。要反制乃至打敗統一的大敵——“台獨”,就必須先花大力氣摸清、瞭解、掌握“台獨”的來龍去脈、險惡行徑。衹要我們堅持貫徹新時代中共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祖國的完全統一一定能夠實現!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3年7月號,總第30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