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強化數據利用,在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提高信息技術含量。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大數據等信息手段和技術的應用深度和廣度,改變預算績效評估、監控和評價主要靠人工收集資料、填報報表、定性分析和打分評級這種“重程序,輕實質”的做法,在事前評估環節通過引入大數據分析加強行業研究和政策研究水平,推動財政政策和項目更加精準、可持續。在績效監控環節,通過加強關鍵績效指標的數據分析,實現監測、預警和“穿透式”監管;在績效評價環節,廣泛利用大數據技術,建立預算支出與利益相關者的直接關聯,更加精準地評價產出和效益,提高評價的可信度和精準性。
再次,統籌預算、資產和業務,完善數字資產績效管理體系。落實《行政事業性國有資產管理條例》關於“各部門及其所屬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國有資產績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績效指標和標準,有序開展國有資產績效管理工作”等要求,加快推進資產管理大數據系統建設,並將資產管理績效評價和管理體系嵌入資產管理系統,實現資產管理節約、規範、安全、高效等方面的績效指標自動生成,實現可視化監測、評價和預警。
最後,強化成本績效,建立成本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平台。要和預算一體化銜接,從宏觀、中觀和微觀角度建立支出結構和成本績效數據庫,做實成本績效標準。加強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區塊鏈技術等的應用,不斷提高成本預算績效管理的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