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3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金田林文章表示,共建“一帶一路”作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連接點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關鍵點,十年來取得了實打實、沉甸甸的成就,區域融合、開放深化、合作擴展、互利共榮的效應不斷放大。新時代新征程,扎實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需要繼續有效銜接融合區域重大戰略,進一步優化完善海陸通道,加快推進全方位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探索更多合作空間和路徑,更好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貢獻力量。
推進區域重大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銜接融合
文章指出,區域重大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是面向國內外調整區域經濟空間布局的重要舉措,推進兩者的銜接融合,能夠顯著增強區域重大戰略的引領輻射效應,提升共建“一帶一路”的增長擴散效應,為形成國內大循環提供強大動力。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京津冀、長三角與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著力打造“一帶一路”門戶樞紐,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走深走實。新時代新征程,需要進一步在區域重大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深度銜接、充分融合上做文章,下好國內大循環“一盤棋”。一方面,以優化區域重大戰略開放布局為重點深度銜接“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區域重大戰略圍繞“一帶一路”陸上六大經濟走廊建設和海上重大戰略通道及支點建設,梳理聚焦發展重點,聚力提升樞紐能級,優化對內對外開放布局,加速形成國內大循環關鍵節點。另一方面,以都市圈城市群為核心推動區域重大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充分融合。發揮區域重大戰略中都市圈城市群的聚集和輻射效應,將其打造為國內大區域和“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人才、產業、資本、技術、信息的要素聚集高地,以國內大循環帶動國內國際雙循環。
打造暢通高效安全的“一帶一路”海陸通道
文章認為,暢通高效安全的通道,既是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繁榮發展的物質保障,也是國內擴大開放、促進區域發展的基本前提,能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有力支撐。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比雷埃夫斯港、瓜達爾港、科倫坡港相繼運營,中老鐵路全線通車運營,國際陸運線路、國際航線、中歐班列通達城市大幅增加,設施聯通成就顯著。新時代新征程,聚焦“暢通、高效、安全”三個關鍵詞推進設施聯通仍然重要。一是以標誌性工程為抓手深化傳統基礎設施聯通。推動公鐵港深度聯通,油氣電管道拓展聯通,航空、航天與網絡通信等創新聯通,著力推進陸、海、空、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把國內國際循環暢通做深做實。二是以示範性工程為引領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合作。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在5G、物聯網、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打造示範性項目,加深與共建國家在信息、科技、物流等產業升級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三是以關鍵節點與樞紐為核心強化風險防控。加快建立全天候預警評估綜合服務機制,協同沿線各國建立應對重大風險事件的安全保障機制,為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運營創造安全穩定的環境,把安全底線扎牢扎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