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從歷史必然性把握“新的文化使命”
http://www.CRNTT.com   2023-07-23 11:16:12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網評:從歷史必然性把握“新的文化使命”

  來源:文匯報 作者:吳海江(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階段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是確定性、必然性論斷,是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重大命題。擔負新的文化使命,需要以理性、開放和雙向的世界歷史視野,在多樣、平等、包容的交流互鑒、聚同化異中表達新時代文化自信,在破除東方與西方、民族與世界、普世與多元的二元對峙中建設中華現代文明,為人類文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理想旨歸貢獻中國思想、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

  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中講到,“必須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6月2日召開的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階段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是確定性、必然性論斷,是關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和中華文明永續發展的重大命題。

  ·唯物史觀人類精神解放的現實表達

  中國共產黨擔負文化新使命的必然性,首要就在於文化及其發展是合規律性和歷史性的。一方面,作為社會機體的靈魂要素,文化是附著於經濟基礎的典型“上層建築”,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現實生活過程。”文化發展不是自在而為的,文化活動不能跳脫所處的時空條件,也離不開“活的歷史”的社會生活形式。另一方面,文化發展隨經濟基礎的運動而變化,文化生產與物質活動和物質交往相適應,但這不等於可以無視精神文化對於社會經濟結構的相對獨立性。正如馬克思對文化的生產價值評價道:“一切生產力即物質生產力和精神生產力。”

  共產主義也是實現精神個性自主活動和充分發展的運動。恩格斯曾說:“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列寧也指出,在一個充斥落後文化和錯誤觀念的“文盲國家”,決然不可能建成共產主義。由此可見,精神世界的繁榮是社會主義事業永葆生機和活力的不可或缺的前提,也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確保革命性與先進性的先決條件。中國共產黨對所擔負的文化使命的不斷更新和總結,既是深諳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提升黨的執政能力的規律認識,也是以自我革命、自我完善和自我革新,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實踐要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