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內蒙古農民土地合作新模式見聞
http://www.CRNTT.com   2023-07-23 12:04:04


 
  記者瞭解到,官牛犋南社農民土地合作新模式,是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性質不變的前提下,進行的一種積極探索。

  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農村逐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包產到戶”充分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持續增產。此後,國家不斷完善土地承包政策,延長承包期,鼓勵農民對土地的投入、發展多種經營,使得廣大農村摘掉“貧困帽”、逐步走上富裕道路。

  不過,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逐漸失去優勢;同時,大量農民外出謀生,農村土地缺乏壯勞力經營。另外,承包地多年不變,一些新增人口沒有土地。實踐當中,人民群眾總是能找到解決矛盾問題的辦法,在官牛犋南社的展板中,記者看到該社土地經營經歷了4個階段的探索。

  “單打獨鬥”階段。2008年之前,官牛犋南社戶籍人口231人,基本常住,種地人口大多是三四十歲的壯勞力,全社共有土地2100畝,按照國家二輪土地承包政策以產定地,人均土地5畝至20畝不等,土地分配不均。平均每30畝地開掘一眼淺井,人稱“梅花井”,抽水用電,致使生產生活電力嚴重不足。當時,主要發展傳統小農經濟,種植小麥、玉米、葵花、籽瓜等農作物,玉米畝產約1200斤,小麥畝產約600斤,人均年純收入2000元至3200元。

  土地整合階段。2008年至2013年,該社大量青壯勞力外出打工,常住人口118人,開始土地流轉,每畝年租金300元。響應國家號召,爭取實施了國家農綜項目進行土地整理,在鎮政府的幫助下,土地增加到3161.6畝。其中,2009年爭取集中移民產業扶持項目資金新建大棚66棟,占地389畝,直接流轉給企業,全社總收入94.8萬元,人均純收入4105元。

  大戶創收階段。2014年至2019年,官牛犋南社人口增至247人,其中常住人口125人,青壯勞力僅有30多人。社員大會議定,土地按戶籍人口均分到人,人均土地達到12.8畝。在此期間,逐漸形成大戶種植的局面,有7個本社種糧大戶承包全社土地,流轉費用為每畝400元至650元,實現機械化種植。社員與大戶之間收入懸殊較大,普通戶人均收入5120元至7680元,大戶戶均純收入20萬元至30萬元。

  統種共富階段。2019至今,官牛犋南社在鎮黨委的鼓勵推動下,通過注入產業扶貧資金,實現規模化經營。侯家營子黨總支部積極協調企業、合作社及農民,推進土地矛盾處理,幫助聯繫訂單、對接市場。全社村民以土地經營權入股方式成為合作社成員,合作社內設社管會、監事會、財務小組,與涉農龍頭企業簽訂訂單,種植有機和常規青貯玉米、貝貝南瓜、馬鈴薯等作物,畝均收入達到2000元以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