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30日電/前不久召開的2023年中國算力(基礎設施)大會新聞發布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在用標準機架超過650萬架,算力總規模已達180EFLOPS,排名全球第二位。當前,人類正處於從工業文明邁入數字文明的重要關口,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從單機計算到雲計算,從邊緣計算到泛在計算,從單一算力到多樣性算力,算力逐漸成為推動人類生產生活和全社會治理方式變革的原動力。算力自身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不僅僅局限在技術領域,對經濟社會各方面的影響也正在顯現,已成為數字化浪潮中一個顯著的特點。
算力需求帶動相關領域基礎設施投資。當前,數據成為生產的關鍵要素,互聯網是基本載體,算力則是重要的公共基礎設施,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力,是全社會智能化轉型的基石。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對算力基礎設施投資的需求是巨大的。以搜索功能為例,大模型單次搜索至少需要傳統搜索引擎4倍到5倍的算力開銷,這方面基礎設施建設擴容已經成為算力發展的顯著趨勢,各地也在積極布局謀劃,由此還將帶動其他與算力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從這個角度看,算力是擴大有效投資的方向之一,也是培育投資新動能的重要載體。
算力發展帶動消費擴容提質。從人臉識別到自動駕駛、工業數字孿生,無數看得見的智慧應用背後,是看不見的算力在支撐,算力正如語音通話、流量、寬帶、存儲一樣,成為最基礎的服務顆粒。特別是算力交易平台的持續成熟完善,將為智算、超算、通用算力等各類產品提供算力發現、供需撮合、交易購買、調度使用等綜合服務,持續提升算力運行效率。得到更強算力支撐的信息消費場景將更加豐富,體驗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未來,用戶將像用水電一樣便捷地使用算力服務,讓算力網絡成為未來智能社會的堅實基礎,算力的發展對信息消費以及由此衍生的其他消費將切實起到“加速器”作用。
算力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產業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數字經濟對產業提質增效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算力作為數字經濟的引擎,必將深刻影響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走向,其中一個關鍵路徑是賦能產業發展。隨著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加速建設,數字化轉型尤其是5G、人工智能和產業互聯網協同創新程度加深,在實現消費互聯網和產業互聯網雙向對接的同時,陸續形成具有引領性的消費與產業運用場景,由此孕育了一批具有獨特商業模式與競爭活力的數字企業。通過引領一批具有獨特技術優勢的創新企業緊密對接經營主體的個性化需求,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適時孵化出一批在先進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領域跨界融合的優質企業。例如,我國蓬勃發展的智能汽車產業,能否從目前的千億元級市場規模提升到萬億元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算力能否做到適度超前發展。這不僅將使算力產業鏈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產業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更會通過算力賦能傳統與現代製造、交通運輸、金融服務、購物消費、醫療健康、傳媒娛樂、社交網絡、文化教育等產業,以底層技術升級改造來激活傳統產業競爭力,加快新興產業提質增效。
算力發展不僅僅是算力產業本身的發展,更為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能。以計算速度、方法、通信能力、存儲能力為代表的算力,已成為產業數字化進程中具有指標意義的核心驅動力。未來,誰掌握先進的算力,誰就掌握了發展主動權。當然,推動算力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系統支持。要優化產業政策和科技政策實施方式,引導和鼓勵優秀企業圍繞市場需求積極開展自主研發和創新。強化政策的協同和配套,積極穩妥有序開展算力中心建設。加快構建產學研一體化協作機制。定期開展政策評估和反饋,及時回應經營主體關切和需求。持續推動當前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各類政策進一步落地落細。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王慶德(國家信息中心高級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