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目前中國已採取諸多措施努力消除就業歧視,但隨著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就業歧視又出現了一些新形式。 |
中評社北京8月1日電/平等就業能夠有效促進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消除就業歧視是實現平等就業的重要內容。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消除影響平等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和就業歧視,使人人都有通過勤奮勞動實現自身發展的機會。前不久,人社部已啟動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服務攻堅行動,其中依法整治就業歧視等違法行為是該行動“六項就業服務”內容之一。
工人日報發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教授、全總工會理論和勞動關係智庫專家李長安文章表示,儘管目前中國已採取諸多措施努力消除就業歧視,但隨著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的發展,就業歧視又出現了一些新形式,應對其成因進行進一步分析,並思考合理的治理對策。
當前勞動力市場中就業歧視的主要表現
文章分析,根據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就業歧視主要是種族、性別、宗教及社會身份等原因造成的,其後果是破壞了就業機會與待遇平等。當前,中國勞動力市場中的就業歧視行為增添了許多新特徵,類型也更為複雜,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性別歧視。儘管女性受教育水平逐漸提高,但女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日益凸顯。雖然法律規定任何單位不得因結婚、生育等原因辭退女員工,但隨著國家生育政策的調整,不少用人單位認為招用女員工成本上升,會以各種隱形手段拒絕錄用或辭退。二是戶籍歧視。戶籍歧視主要針對農民工與外來人口,這不僅導致農村勞動力的工資收入低於城鎮勞動力,還使其在就業機會、勞動時間、勞動合同以及社會保障等方面受到不公平對待。同時,為保護本地勞動者,一些地方對招聘外來人口設置限制措施,讓農村戶籍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可能處於劣勢地位。三是身體健康歧視。部分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應聘者的身高體重或其他外在形象有額外要求,而這些要求與應聘者實際工作能力並無關聯。同時,還有用人單位對殘疾人、疾病患者等仍存在一定偏見,由此產生的勞動糾紛也不在少數。四是年齡歧視。一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年齡的限制逐漸收窄,35歲或已成為求職過程中的隱形門檻,造成一些群體的就業或再就業困難。
就業歧視產生的主要原因
文章認為,造成當前就業歧視問題的成因廣泛涉及勞動力市場供需、制度政策和傳統觀念等多個方面。
一是勞動力市場供需失衡。當前,中國勞動力供給呈現過剩狀態,導致用人單位在勞動關係中處於主導地位,掌握著雇用勞動者的決定權。用人單位通過設置一系列嚴苛的招聘條件來選擇員工,求職者只能通過不斷提升自身條件來滿足其要求。此外,雖然中國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校持續擴招,但專業設置仍與市場需求不相匹配,存在“知識失業”現象,青年失業率也居高不下。
二是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城鄉二元戶籍制度不僅在城鎮與鄉村之間構成壁壘,也使勞動力市場被分割。勞動力資源本可以在鄉村與城鎮之間自由流動,但由於住房、教育、醫療、托育等福利具有一定排他性,吸引大量農村勞動力湧入城鎮,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城鎮本地居民公共服務的獲得。一些地方為了控制農村勞動力的流入,保障城鎮勞動力充分就業,不僅在就業政策上給予本地人口優先就業的機會,鼓勵用人單位優先雇用本地勞動力,同時對外來勞動力從事的工種與數量進行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