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競爭對手或非“志同道合”國家,美國肆意揮舞“經濟脅迫”大棒,給世界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嚴重的政治、經濟乃至人道主義災難。迄今為止,美國已對世界上近40個國家實施過萬餘項制裁措施,全球近一半人口受到影響。例如,美國自1962年起對古巴實施經濟、金融封鎖,給古巴帶來巨大經濟損失,使古巴陷入長期物資短缺境地。美國自2006年以來對委內瑞拉實施經濟和金融制裁,導致該國三分之一人口陷入嚴重糧食危機。美國還兩度禁止伊朗使用美元清算支付系統並實施各種制裁,導致伊朗貨幣嚴重貶值,對外貿易陷入衰退,據美國布魯金斯學會估計,在伊朗新冠疫情最嚴重時期,美國的制裁影響可能導致多達1.3萬伊朗人死亡。從亞太地區來看,不少國家也是美國“經濟脅迫”名單上的“常客”,就連其盟友也難以幸免,許多國家擔心自己成為美國的下一個目標,不願配合美國這種嚴重違反公平競爭和經貿規則的霸凌行徑。
第二,美國“經濟脅迫”與亞太地區開放包容的發展大勢背道而馳,為地區各國共同利益所不容。過去數十年來,亞太區域經濟合作蓬勃發展,以占世界約三分之一的人口,貢獻了超過六成的世界經濟總量和近半數的世界貿易總量,打造了全球經濟增長中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區,形成了備受世界矚目的亞太經驗、亞太方式和亞太路徑。一言以蔽之,亞太地區獲得成功的秘訣在於堅持開放、真誠合作、共謀發展。在這一精神的指引下,亞太國家歷經多年談判達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標誌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再次彰顯推進區域一體化、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是亞太地區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但是,美國出於對華地緣戰略競爭考量,出台所謂“印太戰略”“印太經濟框架”,企圖抹殺中國發展對亞太經濟繁榮的歷史性貢獻,歪曲中國與地區國家經貿往來的平等互利內涵,欲在貿易、供應鏈、基礎設施等方面打造“與中國抗衡”的經濟圈,為地區國家提供所謂“替代方案”。而美方所謂的“印太經濟框架”根本沒有考慮地區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普遍利益和實際需要,既沒有關稅豁免和市場准入等安排,也沒有在支持地區國家疫後復甦、共同發展方面顯示出任何值得稱道的表現,其實質無非是通過構建美國主導的、歧視排他的區域經貿體系,架空中國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經濟互聯互通和產業鏈合作,將亞太各國綁上美國對華競爭的戰車。
第三,美國“經濟脅迫”妄圖推動亞太經濟的“去中國化”,這只不過是痴心妄想。拜登政府上台以來,將經貿競爭作為對華政策的重點領域,以亞太地區為重點區域,以新興技術為關鍵著力點,頻繁使用“經濟脅迫”策略,千方百計打造“去中國化”的亞太供應鏈、產業鏈和價值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