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談會現場(中評社 徐媛攝) |
中評社包頭8月9日電(助理記者 徐媛)8月8日,“守望相助 共話治理”台灣基層交流參訪團來到包頭市昆都侖區友誼十九小區,與包頭市台辦、昆區區台辦和友誼十九小區的社區工作者面對面座談交流,分享經驗、互學互鑒,增進對彼此基層治理體制和治理模式的瞭解。
包頭市台辦主任王澤用三句話向台胞們介紹了包頭。第一,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域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項目主要包括鋼鐵冶煉和機械裝備生產等。第二,包頭市有蒙、漢、回、滿、達斡爾等4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5萬,大家不分彼此,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第三,包頭是內蒙古自治區的交通樞紐之一,無論是鐵路、公路、航空,其基礎設施都很完備,在今後的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參訪團領隊鄭志成表示,這次來到包頭,映入眼簾的是乾淨、整潔、進步、發展的景象,他驚嘆於包頭發展的速度和質量。他說,“我們抱著學習取經的態度來到包頭這邊學習,希望共同為社區的管理和營造分享經驗,希望能夠建構兩岸同胞的交流橋梁,深化兩岸社區的情感。”隨後,鄭志成誠摯地向包頭的領導和基層工作者們發出邀請,希望在時機成熟的時候,他們能夠到台灣來參訪交流,走一走、看一看。
友誼十九第四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吳秀鳳提到,基層治理重在溝通。去年拆護欄的時候,有一棟樓還剩三戶人家沒拆,一個哭,一個要跳樓,一個要尋死,誰去了也不好使,一敲門就罵。吳秀鳳自告奮勇上陣,溝通了一個小時之後,三戶人家全都同意了拆除。她說,“這件事能解決有三個要點,第一,功夫都在平時,三戶老太太都認識我很多年了。第二,我把話說死了,一戶不能留,全部都會拆除,我跟她們說,如果有人沒拆,你來找我,我賠償你。第三,我跟大家保證,以後有啥事需要我幫忙,你吱聲。”吳秀鳳強調,溝通需要技巧,更需要平時真心相待。
台灣南六公益慈善基金會執行總幹事蔡淵湶表示,此次參訪包頭市昆都侖區友誼十九小區,他感觸頗深。他強調,“因為大陸有黨的領導,有統一的規劃,有全民的配合,所以才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麼大的目標,說實話,這是我們在台灣沒有辦法做到的。這次來到這裡收穫很大,我會把這邊的一些優秀的理念帶回到台灣。”
台南成功青年商會主席葉懿萱表示,在友誼十九小區感受到了團結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社區僅用20天就拆光所有違建的事讓她大為震撼,在台灣可能兩年都拆不完。兩岸一家親,我們身上都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我們的歷史文化背景一樣,從友誼十九小區可以看到,只要我們團結,只要大家的目標一致,沒有什麼辦不到,沒有什麼可以阻礙中國的發展和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