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海采礦:轉型希望還是環境黑手
http://www.CRNTT.com   2023-08-10 15:23:41


 
  但很多科學家和環保人士不同意這種觀點。他們認為,人類對珍稀魚類和海參等各種深海生命的瞭解還不夠充分,各國甚至沒有掌握作出這些決定所需的最基本信息,因此不應開放海底采礦。法國在今年1月禁止在本國海域進行深海采礦。

  令海洋科學家們揪心的問題主要包括:漆黑一片的生態系統中的光污染、機器攪起的沉積物卷流,以及噪聲污染等。

  《當代生物學》近期發表的論文首次研究了開採富鈷結殼(提交給ISA的3種深海采礦目標之一)對環境的影響。2020年,由日本政府資助的研究團隊在西北太平洋的一座海山上挖掘了一條約120米長的富鈷結殼。為調查該行動的影響,日本築波國家先進工業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特拉維斯·沃什伯恩等人查看了遙控車輛收集的視頻片段。結果發現,在挖掘後的一年裡,魚和蝦等海洋生物的密度在直接受采礦產生的沉積物影響的地區下降了43%,在鄰近地區下降了56%。

  沃什伯恩認為,魚和蝦之所以游離該地區,是因為采礦和沉積物污染可能影響了其食物供應鏈。

  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海洋科學實驗室研究人員則在《自然·海洋可持續性》發表論文稱,深海采礦可能會傷害金槍魚等生物。研究表明,采礦激起的沉積物羽流可能會污染海水,損壞魚類的鰓和濾食器官。此外,采礦作業產生的噪音可能會改變金槍魚的攝食和繁殖行為。此外,今年年初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也認為,噪聲可能會破壞鯨魚的交流。

  宜三思而後行

  在開始深海采礦之前,科學家們需要先對深海生命有更多瞭解,然後研究采礦對關鍵生態系統功能,如海洋碳封存能力的影響。與陸地采礦相比,深海采礦對人類造成的直接損害可能更少,但它會破壞大片海底,從而破壞海洋的碳封存能力。

  深海科學研究既緩慢又昂貴,需要更多時間和經費來瞭解采礦的後果。深海保護聯盟聯合創始人馬修·詹尼表示,由於回收技術不斷進步,以及使用鐵和磷酸鹽代替鎳和鈷的電池的出現,深海采礦可能會變得不那麼必要。此外,陸地采礦環境標準的改善也將減少該行業對生態的破壞程度。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全球都在爭奪礦產並設法確保供應多樣化,但深海采礦未必是現有陸地采礦的替代之選。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