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9月12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一顆牙齒,蘊藏著某地區最早的人類活動證據;一枚銅錢,記載著兩地的貿易往來;一支金釵,記錄著當時的審美風格與製作工藝水平……近段時間,“逛博物館”變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聽講解”也成為備受青睞的參觀選擇。文物不言,但講解可以代替它們開口講述厚重歷史。不少人逛博物館的動力就源於在聽講解中對話時空、探索知識,從內心深處增強歷史自信、文化自信。
就博物館講解服務而言,揭秘氤氳在歷史文獻、文物中的文化密碼,真實、準確是基本要求,傳遞正確歷史觀、文化觀是根本前提。然而,有一些非正規的講解服務,為了吸引眼球,或是出現常識性錯誤,或是大談秘聞、傳說、野史等未經考證的內容,甚至將考古與盜墓混為一談,不僅給參觀者帶來誤導和不適感,還可能造成青少年在價值觀上的認知偏差。對此,最近遼寧、河南、廣東、陝西等地的多個省級博物館明確規定,原則上不允許社會人士在館內組織開展講解活動。
前不久發布的《國家文物局關於進一步提升博物館講解服務工作水平的指導意見》提出,“適度增加固定時段免費人工講解頻次,定期組織博物館館長、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科研人員或策展團隊開展公益講解活動”。強化高質量講解服務供給,是不斷滿足觀眾參觀需求的重要途徑。比如,深入挖掘藏品價值內涵,圍繞中華文明突出特性,提高解說詞的撰寫質量;針對不同觀眾群體的需求,提供分眾化、特色化的講解內容和服務;借助現代技術手段,升級更新自助講解設備、豐富服務形式;等等。在解決“有沒有”的基礎上,探索解決好“優不優”,讓博物館講解服務有韵味、好滋味,才能讓參觀者在參觀游覽中聽得津津有味、收穫更多知識。
現實中,不同群體對博物館講解服務有著不同的偏好,社會上也不乏高水平的講解人才。在對博物館講解服務“堵偏門”的同時,還需向社會上的各類高水平講解人才“開正門”,保障好參觀者多元多樣的文化體驗需求。針對講解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相關部門應把好監管關、擴充人才庫,對社會講解人員進行培訓、規範和引導,培養更多優秀的講解人才。各地博物館可以探索備案、考核等機制,重點加強內容審核,及時發現並糾正不良講解行為。講解人員也要自覺敬畏文物、尊重史實,加強歷史文化知識學習,為觀眾提供客觀、真實、準確的講解服務。
文化事業發展離不開多方同向而行。隨著人民生活品質的提升和博物館事業的發展,公眾對博物館服務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了更多期盼。剛剛過去的暑假,多家博物館、美術館延長參觀時間、增設夜場、提升預約量,有的還改變了“周一閉館”的慣例。生動實踐啟示我們,無論是轉變觀念釋放存量,還是創新方式打造增量,凝聚攜手共建的力量,提供精細化、多樣化的博物館服務,“博物館熱”才能不斷延續,文化盛宴才能讓更多人受益。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走進這所大學校的人越多,博物館發揮出的社會教育價值和公共服務效益就越大。建設好人們與博物館間的橋梁,是題中應有之義。期待完善博物館講解服務的創新之舉不斷湧現,有力托舉起文化惠民的發展旨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