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傷經濟增長動能
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割裂的狀況不僅直接影響各國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還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增加了經濟復甦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
法國經濟學家菲利普·阿吉翁近期在《回聲報》網站發文指出,貿易去全球化會加劇全球範圍內的不平等程度和貧困率。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表示,美國發起的貿易戰很可能是一場導致多輸局面的“負和博弈”。貿易政治化會導致浪費,因為決定生產的已不是市場。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首席風險官展望》預測,今年下半年,主要經濟體間的地緣政治經濟關係將持續存在不穩定性,並對供應鏈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關鍵產品供應可能受到更多衝擊。
對於貿易碎片化,IMF建議採取3種方法解決:加強國際貿易體系,幫助脆弱國家處理債務問題以及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受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發達國家推動產業鏈回遷等多重因素影響,區域化合作成為許多國家的更優選項。今年以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對所有簽署國全面生效,多方通過關稅減免等措施,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強勁動力。
“在消除貿易壁壘方面,新興市場與發展中國家發揮了重要作用。”徐秀軍說,在8月舉行的金磚峰會上,五國領導人明確反對貿易壁壘,致力於促進金磚國家成員與其他發展中國家間的貿易和投資流動。同時,很多發展中國家制定了以開放促發展的政策,加大對外開放力度,促進南南合作,以突破發達國家貿易壁壘。
“當前,全球經貿環境更加複雜,影響也更加深遠,短期內難以得到根本性改善。”徐秀軍說,消除貿易壁壘必須支持以WTO為核心、以規則為基礎,構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多邊貿易體制。當前,各國應回到多邊渠道,建設性參與推進世貿組織必要改革,保障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的正常運行,加大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的保護主義措施的約束。
張建平表示,應對貿易碎片化,世界各國首先要堅持WTO的多邊貿易體制框架,繼續堅定支持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發展。在此基礎上,世界各國應通過協商談判等形式,不斷完善相應的經貿磋商機制,例如談判簽署更高水平的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協定,增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全球價值鏈產業鏈重構是挑戰,也是機遇。”劉軍紅表示,當前,國際社會應堅持開放合作,把握好數字化轉型新機遇,重構兼顧效率、安全與韌性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