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莫言:刻畫人性應成為作家終極追求
http://www.CRNTT.com   2023-09-16 00:44:35


莫言(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9月16日電(記者 海涵)著名作家、首位中國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9月15日在北京文化論壇“以文化人:文藝價值與社會生活”平行論壇上表示,文學作品之所以被翻譯成外文,是因為能夠感動不同國家的讀者,這其中其實蘊含著共同的價值觀。文學作品的共同價值觀就是人性當中最普遍的部分,這是一切文學的基座。而刻畫人性也應該是作家最核心、最終的追求。

  莫言表示,好的文學是跨時空的,不會受地域和時間限制。現在讀我們的《紅樓夢》《詩經》等幾千年前的作品,依然會被感動、會受到強烈的震撼、會有很高尚的審美享受。

  莫言認為,作家的創作關注當下,但又必須不受當下的束縛。歷史發展像河流一樣滾滾向前,沒有絕對的過去,也沒有絕對的現在。一切都是歷史發展鏈條中的一個環節,人類生活也是從低級向高級發展,而且這個發展不是直線式的,而是螺旋式的。

  莫言也說,作家會被故事牽引,但故事不是作家的根本目的。講故事是作家的一個職能,作家最核心、最終的追求應該是通過藝術手段、通過故事來表現人性。

  莫言表示,我們對於當下的故事、當下生活場面里的人的瞭解和理解,有助於我們拿現在的人和過去的人進行關照,這樣一種關照或比較,其目的在於發現所描寫的那個時期內人物性格的某些特殊性,以及帶著那個時代鮮明思維特徵的思想方法,從而通過對作品的閱讀瞭解時代、瞭解民族、瞭解歷史也瞭解我們自己。

  聊到“中國文學如何走出去”,莫言指出,文學走向世界是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最近這十幾年來,中國文學被翻譯稱世界各語種的數量大大增加,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當中的地位也越來越引人注目,這是一個客觀的事實。

  莫言認為,文學作品之所以被翻譯成外文,是因為能夠感動不同國家的讀者,這其中其實蘊含著共同的價值觀。文學作品的共同價值觀就是人性當中最普遍的部分,這是一切文學的基座。真正將一部文學作品讀進去以後,會忘掉作家的國籍,會被書中人物命運牽著走,會有感同身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