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政治學教授哈桑·穆斯利告訴新華社記者,2011年以來,利比亞各派力量之間的持續爭鬥導致該國基礎設施狀況持續惡化,十多年來都沒有新的基建項目。英國開放大學環境系統學講師萊斯利·梅本說:“利比亞複雜的政治局勢和曠日持久的軍事衝突給制定風險評估策略、協調救援行動以及維護水壩等關鍵基礎設施帶來了巨大挑戰。”
美西方粗暴干涉遺禍至今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等西方國家是造成利比亞混亂局面的始作俑者,也是造成利比亞貧弱現狀的主要責任方,對當前這場人道主義災難難辭其咎。
利比亞的石油儲量十分豐富,日產量在2011年前維持在160萬桶,百姓生活水平較高。2011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武裝干涉利比亞,矛頭直指卡扎菲政府。在北約幫助下,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推翻了卡扎菲政府。此後,這些武裝力量之間矛盾激化,利比亞陷入長期動蕩,嚴重阻礙利比亞經濟社會發展,影響其石油產量,造成經濟萎縮,不僅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等的資金來源銳減,相當一部分人甚至連溫飽都成了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1年一年間,利比亞人口減少超過30萬,國內生產總值(GDP)從753.8億美元降至481.7億美元。到2022年,其GDP仍未恢復到2010年水平。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數據顯示,2021年利比亞約有143萬人面臨糧食不足困境,占人口總數的21.2%。
在利比亞國際關係專家優素福·阿馬利看來,美國等西方國家不但參與推翻卡扎菲政府,令利比亞陷入內亂,而且這些年來還持續干涉利比亞內政,破壞利比亞政治進程,是造成利比亞國家分裂和當前人道主義危機的重要外部因素。
中國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所長助理王晉指出,今天利比亞的亂局,追根溯源是美國霸權主義所致。北約的軍事介入令利比亞陷入內亂,至今沒有形成穩定的政治環境,致使經濟社會發展十多年來陷入停滯,無力應對重大自然災害。
事實上,與飓風帶來的“天災”相比,美國霸權主義釀成的“人禍”更為嚴重,且受害的不止利比亞一國。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歐洲與國際綜合研究中心副主任德米特裡·蘇斯洛夫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1999年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南聯盟、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2003年美國入侵伊拉克、2011年北約空襲利比亞,這些霸權主義行徑不僅是對國際法的嚴重破壞,也給地區穩定發展帶來沉重打擊,給當地人民造成巨大痛苦與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