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7日電/眾所周知,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和政治經濟學中,生產力(或社會生產力)是一個基本的、核心的範疇,其與生產關係一起構成生產方式,而生產方式則是任何一個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人工智能可作為推動“第一生產力”發展的“元生產力”,能夠在生產力中擔當更為基本的重要角色
北京日報發表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酈全民文章表示,在科學技術與生產力之間的關係上,“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1988年9月5日,鄧小平在接待外賓時說:“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重要論斷,將“第一”前置於“生產力”,是鄧小平基於對現當代科學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正確把握而提出的。它把科學技術之於國家發展的意義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更是對馬克思主義科學技術觀和生產力理論的繼承和重大發展。2022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這樣,不僅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得到進一步強調,而且其與國家的創新發展、強國戰略更為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那麼,人工智能在生產力中處於什麼地位?它是否會擔當特殊的角色?一般或籠統地說,既然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人工智能作為當代科學技術中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自然也屬於第一生產力且具有重要的地位。不過,倘若從人工智能的特質出發(在學科性質上,人工智能具有科學和技術的雙重性,這是它的鮮明特質),不難發現其作為第一生產力有著比其他科學技術的組成更為特別的內涵,從而在生產力中能夠擔當更加重要的角色。
現實中,人們通常不假思索地將科學和技術合稱為“科學技術”,但如果細致、深入地分析一下,則會看到,兩者在生產力中所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我們知道,基礎科學的任務是認識世界,其所獲得的知識是觀念性的。因此,雖然可以說基礎科學屬於第一生產力的範疇,但其實際上並不是直接的生產力。衹有將觀念性的科學知識轉化為技術,並運用於生產實踐中,才能形成直接的生產力,從而推動生產的發展和生產效率的提高。人工智能具有科學和技術的兩重性,因而與一般的基礎科學不同,其所產生的技術(產品)本身就可以是一種直接的現實生產力。近年來,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人工智能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已經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更有意義的是,人工智能已經或正在成為驅動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的強大推進器,實際上它可作為推動“第一生產力”發展的“元生產力”,能夠在生產力中擔當更為基本的重要角色。
人工智能不僅能夠驅動科學研究,在幫助人們認識和理解複雜現象中發揮獨特作用,而且也是推動其他技術加速發展的巨大力量
文章分析,歷史地看,在19世紀前期,基於科學的現代技術對於社會生產的影響才剛剛開始,因此,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的地位尚未凸顯出來。即便如此,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和《資本論》中,馬克思對於生產力中包括科學以及機器大工業中科學對於提高生產率的作用,已有不少論述。進入20世紀以後,科學技術越來越成為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增長和實現社會發展的決定性要素。如今,在發達國家和地區,科學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上升至80%左右。顯然,這種貢獻率取決於科學本身的革命性突破和飛速發展。特別是,20世紀初的現代物理學革命,為半導體技術、電子信息技術和原子能技術等提供了強有力的科學支撐,20世紀50年代所建立的分子生物學,為基因技術、遺傳工程等新生物技術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