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了公平科學地決定“藍白合”的候選人排序,還是要根據民調的數據來確定。但並非是由藍白兩黨共同或分別進行民調作業,而是由馬英九、國民黨、民眾黨各推薦的一位民調統計專家,檢視評估十一月七日至十一月十七日社會各界公布的民調結果,及國民黨、民眾黨各提供一份內參民調的結果,來綜合決定。這個方式,既避免讓“有傾向”的民調機構參與,也防堵了被人“灌水”作弊,可以實現公平科學。而且還回溯計算至國民黨替侯友宜辦完五場全台萬人大型造勢後的十一月七日,而這段期間各家民調機構的數據,多是侯友宜大於柯文哲。
三、基於柯文哲曾經提出可以“禮讓”侯友宜三個百分點的承諾,政黨協商決定,若前述的民調評估超過統計誤差,由勝者得一點,若在統計誤差範圍內,由“侯柯配”得一點,幾乎篤定朝向“侯正柯副”勝算機率高的組合發展。
從整體來看,這個故事方案對侯友宜非常有利。這就難怪,當政黨協商達成共識,參與者步出會場時,馬英九、侯友宜和朱立倫的表情,都是輕鬆歡愉;而柯文哲則似乎是有點失落,陪同柯文哲前往會場的競選辦發言人陳智菡,則被媒體拍到在馬英九、朱立倫、侯友宜及柯文哲現身合照時,疑似站在一旁擦拭眼角淚水的影像;後來更是傳說她與競選辦總幹事黃珊珊辭職。不過,兩人都否認了這個傳聞,而陳智菡也公開強調說她並沒有哭,當時剛好正在揉眼睛,聽聞自己被拍到二度擦淚,也很震驚她也在臉書發文,喊話柯文哲支持者,“快回家電話接起來,唯一支持柯文哲”。
而在兩黨黨內的反應,都呈現了截然相反的強烈對比。在國民黨內,從此次政黨協商之前的憂心焦慮、“眾聲喧嘩”,甚至還指斥馬英九“出賣侯友宜”,卻在公佈政黨協商的四點共識後,卻是全黨一致地歡欣鼓舞,那些曾經斥罵馬英九的人還表示感謝馬英九。而在民眾黨內,卻是從政黨協商前的“眾人一聲”,變成了“百家爭鳴”,忿忿不平。不過,民眾黨由於是“一人政黨”,估計在柯文哲曉以大義之後,全黨的情緒將會歸一,惟柯文哲的馬首是瞻。
在實現“藍白合”尤其是以“侯柯配”出戰後,就將能凝聚六成盼望“下架民進黨”民眾的意志。而且在技術上,也能夠實現侯友宜與柯文哲的互補。實際上,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就指出,根據他在過去十一個月的民意調查,發現賴清德和侯友宜的社會支持基礎雷同,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五十歲以上選民中,賴清德與侯友宜聯合壟斷近百分之七十,柯文哲只能獲得低於二成的支持;但在同時,柯文哲在四十歲以下的選民中,獨佔四成以上支持,賴清德與侯友宜獲得的支持相對較少。從這個角度看,“侯柯配”的成形就意味這個組合可以貫穿整個年齡層直達七十歲,具有接近完美的互補性,讓他們擁有強大且可怕的社會支持力量。
雖然說,即使是在十一月十八日公佈的最後結果,“侯柯配”的可能性最大,而且在“藍白合”後,實現“下架民進黨”的機率也很高,但仍然要面對不少變數。包括必須注意將會流失柯文哲若干支持者的選票,也包括必須高度防範民進黨的“奧步”,尤其是賴清德所在的“新潮流系”,是操弄“奧步”手段的“高手”,今次將不會“袖手旁觀”。
昨日政黨協商之所以能夠“柳暗花明又一村”,“輕舟已過萬重山”,參與政黨協商的四名“大咖”都作出了程度不同的貢獻。當然,貢獻最大的還是馬英九,他的振臂高呼,打破了此前的僵局,促成了這次談出成果的政黨協商。而從馬英九的呼籲一提出,柯文哲就立即呼應,並主動建議邀請馬英九作見證人,毫不忌諱“三比一”的陣容,甚至還主張在馬英九基金會進行政黨協商,足可見衹有馬英九,才能破解這個僵局。
朱立倫的貢獻,是在於在政黨協商中,不再堅持加入政黨代表的成分,但也仍然是不讓柯文哲的“全民調”上台,而是神來一筆地提出來過去從未曝光過,連柯文哲也難以拒絕的“民調積分計點制”方案。可能是朱立倫“扮豬食老虎”,在此前一面態度強硬地堅持“政黨對比”,另一面則收集各家民調機構的數據進行分析對比,從而研擬出這個既能有利於侯友宜,也因為具有合理正當性而令柯文哲也可以接受的“民調積分計點制”方案。這一次,終於讓其“政治精算師”的招牌再次擦亮。
柯文哲也明知這個方案對其不利,但從他昨日接受《新聞面對面》節目專訪時所說的,不應該把“國家”的安危拿來賭,加上民進黨對經濟各方面的負面影響,如果不是卡在目前台灣的局勢,以他的個性一定玩下去。但自己還是個務實的人,很難期待衹有四年的民眾黨真的打全台大選,國民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沒辦法很明顯地壓過去,還是要合作;就可見他還是明智清醒及顧全大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