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莫高窟崖體頂部戈壁帶和沙地上採用草方格、灌木植物固沙等綜合治沙措施保障石窟的防風固沙安全。監測結果表明,經過多年對流沙的持續治理,莫高窟受風沙影響情況得到了有效控制(8月4日攝,無人機照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由新疆博物館精心打造的“中華史册——新疆出土文獻展”自2023年8月亮相以來,不斷吸引觀眾的目光。日前,記者來到展廳,在一件件跨越千年的珍貴文書中,品讀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1 保存下來的文化瑰寶
“中華史册——新疆出土文獻展”共分簡帛文書、紙質文書、碑刻墓志、研究保護4個部分,展出文物150件(組)。
新疆文博院副院長、新疆博物館館長於志勇介紹,出土文書是新疆博物館的館藏特色之一,因為文書屬於有機質文物,保存下來需要特殊環境和條件。新疆文書多出土於古樓蘭、和田、吐魯番等地,這些地區氣候乾燥,加上出土地多被沙漠覆蓋,才使得珍貴文書能越千年而不朽。
分朝代來看,新疆出土的兩漢時期簡帛文書主要來自若羌縣土垠遺址、民豐縣尼雅遺址等,涉及詔令、屯戍、郵驛、使者往來等多方面內容,其表明漢朝統一西域後,漢語言文字成為西域通用語言文字。
出土的魏晉時期簡帛文書則集中在若羌縣樓蘭古城遺址、民豐縣尼雅遺址、吐魯番市阿斯塔那墓葬,漢文類簡牘內容豐富,涉及設官建制、屯田戍守、封賞贈賜等多方面;非漢文類簡牘主要以佉盧文為主,內容包括綠洲古國律令、經濟契約、書信、佛經抄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