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3日電/近些年,人民幣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角色逐漸同中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最大貨物貿易國的地位相匹配。下一階段,圍繞中國將加快建設金融強國,人民幣國際化還需穩慎扎實推進。
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文章表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已經走過了十幾年時間。其中2009年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落地是一個重要節點,彼時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可謂水到渠成。一方面,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國際社會意識到過度依賴美元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構建更加多元化的國際貨幣體系成為大勢所趨。另一方面,中國經濟迅速擺脫危機衝擊,經濟實力、貿易規模、金融市場不斷擴張,給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提供了條件。對中國而言,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也有諸多益處,包括降低匯率風險、防範輸入性通脹以及維護金融安全等。
文章介紹,在十多年發展歷程中,人民幣國際化經歷了快速起步、波動調整和企穩回升等階段。推進初期,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逐漸擴大至全國,2014年跨境貿易中人民幣結算占比超20%,香港離岸金融市場上人民幣存款一度超過1萬億元,2016年人民幣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成為一個重要里程碑。由於跨境資本流動風險,人民幣國際化經歷過波動調整,但隨著政策支持叠加市場需求回溫,人民幣國際化開始企穩回升,並取得了一系列積極進展與突破。
人民幣支付結算功能持續鞏固,投融資和儲備貨幣功能有效發揮。支付結算方面,今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占比3.71%,創歷史新高;投融資方面,今年9月人民幣在全球貿易融資中占比為5.8%,同比上升1.6個百分點,排名升至第二;儲備方面,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人民幣儲備規模占比為2.45%,較2016年人民幣剛加入SDR時提升1.38個百分點。
金融渠道成為人民幣跨境使用的主渠道。今年1-9月,資本項下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高達28.8萬億元,是經常項下人民幣跨境收付金額的2.8倍。近年來,中國金融市場高水平開放穩步推進,滬深港通、債券通、滬倫通、跨境理財通等為人民幣跨境使用提供了廣泛渠道。
離岸人民幣市場交易更加活躍。2022年有境外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國家和地區共發行人民幣債券4838.7億元,同比增長37%;主要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餘額超過1.5萬億元;境外人民幣清算行人民幣清算量合計504.3萬億元,同比增長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