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近日發布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專利申請量約160萬件,居世界第一。該組織此前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顯示,中國排名第十二位,其中6個指標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擁有24個全球頂級科技集群,在全球頂級科技集群排名中首次躍居世界第一。這些都說明,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中國,科技創新能力仍在繼續提升。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在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中國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科技創新實現新的突破。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8月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指數為766.8,比上年增長28.4%。從主要構成指標看,創新驅動指數為336.3,比上年增長15.5%;知識能力指數為193.4,比上年增長5.9%。中國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宏大、門類最齊全的人才資源大國,人才資源總量達到2.2億人,2022年研發人員總量預計超過600萬人年。國際人士認為,中國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推動學術、創新和生產形成良性循環。
隨著創新驅動深入推進,科技創新持續賦能實體經濟,新產業新動能不斷發展壯大,對經濟增長的帶動作用提升。今年1—10月,中國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1%,快於全部投資8.2個百分點;汽車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3%、13.6%。中國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新技術的創新與商業化成為經濟運行的重要驅動力。得益於先進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中國經濟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不斷開辟,一批產業鏈條長、技術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行業加快發展。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新三樣”出口快速增長即是明證。
“中國將繼續是一個能為雙邊合作提供巨大機會的經濟體。”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日前在北京表示,中國經濟規模巨大,在先進製造、綠色經濟等領域有很多優勢,還擁有巨大的市場。巨大機會,厚植於中國崇尚創新的沃土之中。聯合利華在天津設立亞洲研發中心,施耐德電氣中國自動化研發中心在無錫啟用,霍尼韋爾公司汽車零部件的全球研發中心設在上海,大眾汽車宣布將在合肥的新基地開發電動汽車並進行生產……中國市場不僅是跨國公司競逐的大市場,也成為新技術和新模式的孵化器、路演區和展示推廣平台。越來越多在華投資的跨國企業負責人認為,很多科技創新都來自中國,隨後擴展到全世界,“中國是推動新興技術超大規模應用的熱土”。
中國的科技創新不僅為本國經濟增長提供持久動力,也為世界帶來實實在在的發展機遇。中國與16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科技合作關係,簽訂了116個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廣領域的科技開放合作新格局。中國與80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簽署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共建50多家“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在共建國家建成20多個農業技術示範中心和70多個海外產業園,建立10個海外科教合作中心,建設9個跨國技術轉移中心。美國中美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丹尼斯•西蒙認為,中國的科技成就舉世矚目,在全球創新版圖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國際前沿創新的重要參與者、解決全球性問題的重要貢獻者。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中國將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激發出更強勁的優勢與動能,以創新之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