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如,法治能規範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內調整各類市場主體的利益關係。新時代以來,我們順應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要求,加快市場經濟領域有關法律法規立改廢釋,讓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更加涇渭分明,使社會經濟關係調節更加有法可依。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推動各類經營主體依法平等進入清單之外的行業、領域、業務,正是我國完善法治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步。
法治具有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法律規則是市場主體對不確定的未來作出預判的基準,規則越清晰、越可信,行為預期也將越準確、越穩定,商業交易也將越安全,市場也將越繁榮。
記者: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應該如何具體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個環節發力?
許志端:要加強法律的立改廢釋,做到規則公開透明。建設法治化營商環境,根本在於建立健全和堅決落實法律制度。當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經濟發展新形勢對完善法律法規提出了更高要求,要繼續用好立法這一重要抓手,制定完善契合現代化經濟體系需要的法治體系,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
執法、司法是推動法律落實落地的重要環節。執法是行政機關的基本職能,也是與投資者聯繫最直接、最密切的職能。沒有嚴格執法、依法執法,就沒有法治政府,也沒有一流的營商環境。各級政府既要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又要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打破各種“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在市場准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等方面打造公平競爭環境。
司法是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的最後一道防線。通過公正司法依法有效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公民財產權,增強人民群眾財產財富安全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題中應有之義。司法機關平等公正保護各類投資者合法權益,讓各種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市場的創業創新創造動力才能更加強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