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質量發展需求,構建選人育人用人新機制。開展高校、科研院所去行政化專項改革,取消高校、科研院所的行政級別,推動高校科研和醫療教學事業單位從“行政本位”向“科學家本位”“專家本位”“人才本位”轉變,加快構建與現代科研院所、現代大學制度和公共醫療衛生制度相適應的人事人才管理制度。近年,新型研發機構已吸引一大批高水平海外人才回歸,支持新型研發機構打破傳統事業單位編制、行政級別、用人制度等限制,探索多樣化、特色化管理模式,以科學家為中心,打造海外人才回國創業的新平台。
注重創新價值導向,深入推進人才創新激勵改革。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員承擔產業實踐導向的項目,破除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評價中實際存在的“唯(國家級)課題”傾向。借鑒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做法,將高校、科研院所的PI制與內部的研究機構、校外的新型研發機構、院企聯合實驗室相串聯,打造縱向貫通學研產、橫向實現大交叉的創新聯合體。加快施行符合科技創新和行業特點的績效工資制度,完善高校、科研院所績效工資體系,建立健全動態調整和優化機制,逐步提高科研人員、專業技術人才福利待遇。改革科技、人才項目經費管理制度,擴大經費自主使用權,實行充分體現知識創新價值、符合科技創新規律的科研經費使用管理制度。借鑒北京經驗,支持與高校合作建立技術經理人才培訓基地,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設置技術經理人崗位,以市場化方式聘用技術經理人,以專業化隊伍助推科技成果轉化。
調動多元人才主體積極性,優化人才發展治理體系。堅持黨管人才體系,健全人才工作統籌聯動、協調推進與評估制度,推進人才信息共享、服務貫通和制度銜接。常態化開展跨部門幹部輪崗交流、掛職任職活動,推動人員有序流動、合理配置和崗位培養。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分工,加快將行業領域人才隊伍建設納入相關部門“三定方案”。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各類院校、行業社會組織等主體,在人才培養、評價、使用中的主導作用。全面落實高校、科研院所的用人自主權;積極培育權威行業社會組織,將行業性人才評價認定、繼續教育等專業職能交付權威專業組織。建立政府部門、產業企業、行業院校聯動機制,推動行業人才需求、企業人才需求、院校人才培養信息發布與對接。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在院校人才培養中的作用,突出行業特色、產業特色,密切高校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的關係,避免千校一面。支持領軍企業與高校深度合作培養人才,暢通產業高端人才到院校任職“旋轉門”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