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產業發展仍需規範
面臨標準體系不健全、綜合處理能力不足等制約
近年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循環經濟促進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關於推進再生資源回收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等出台實施,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廢舊手機回收利用產業發展逐步規範,非法拆解環境風險也得到有效遏制。
不過,廢舊手機回收利用產業仍然面臨政策標準體系不健全、綜合處理能力不足、消費者回收廢舊手機意願低下、回收流程長、回收成本較高等短板。
政策制度方面,潘永剛建議,針對廢舊手機回收環節中涉及隱私信息銷毀的部分,應進一步健全相關法規政策,同時明確廢棄手機的拆解作業指南與補貼標準。
技術和產業發展方面,劉建國表示,廢舊手機回收仍主要依賴手工拆解,制約著我國廢舊手機環境無害化、高效處理利用,行業內規模化企業數量較少,僅有少數企業有工程實踐經驗。
行業規範方面,萬物新生集團執行總裁王永良介紹,傳統手機回收行業交易層級複雜、中間商眾多,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長期缺乏正規回收渠道導致回收缺乏統一的質檢與定價標準。
如何進一步促進廢舊手機回收產業規範化發展?王永良建議,應加強回收網絡建設,為用戶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回收服務;通過科技創新,實現供應鏈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加強產業鏈協作,推動製造商、銷售商、回收企業和再生產企業等各環節形成聯動。
劉建國建議,要加快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同時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中,探索將廢舊手機作為特殊品類垃圾開展專項回收的可行模式;加強面向公眾的廢舊手機回收宣傳教育,促進廢舊手機存量消納與市場擴大。
(來源:人民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