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促進演出市場長久繁榮
http://www.CRNTT.com   2024-01-08 12:46:24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據經濟日報報導,為了一首歌,奔赴一座城,成了過去一年很多人的選擇。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大型演唱會、音樂節演出場次達1137場,觀演人次1145萬,平均跨城觀演率超過60%。

  話筒一響,黃金萬兩。以演唱會為代表的演出市場表現活躍,為消費市場帶來新活力。2023年前三季度,全國營業性演出場次達34.24萬場,較2022年同期增長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453.74%。這樣的數據增長,是基於供需雙方的“雙向奔赴”,也是消費復甦的生動注解,更反映出人們對文化和娛樂的需求在不斷增加。

  演出市場已成為當下拉動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這個“行走的GDP”,背後承載著國人的“吃住行游購娛”,觸角延伸連接到多個產業,帶動周邊產業產值增長。從交通食宿、旅遊景區到實體店鋪甚至個體攤販,應有盡有。比如,南寧為了演唱會能夠迅速落地,推出“一次性審批通過”的新政策;濟南為解決演唱會期間的交通需求,臨時開通定制公交專線,延長地鐵運營時間;海口在演唱會期間,小半個城市都被打造成歌手主題……從優化審批流程到立體宣傳包裝,再到細致用心服務,各地推出一系列實實在在、周密到位的政策舉措,力爭使“流量經濟”轉化為文旅消費的“存量經濟”。

  在繁榮發展演出市場的同時,一些切實存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例如廣受詬病的“黃牛”炒票、倒票。為此,文化和旅遊部、公安部此前聯合印發有關通知,明確大型演出活動實行實名購票和實名入場制度,演出舉辦單位應當建立大型演出活動退票機制,面向市場公開銷售的門票數量不得低於核准觀眾數量的85%,以遏制演出市場亂象。不過,把措施真正執行到位,不讓黃牛“牛”下去,需要各方久久為功。

  當然,“安全”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鬆。大型演出活動期間,往往人員密集、安全風險點多,必然對安全監管和服務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對於地方有關部門來說,無論是保障公共安全,還是維護消費者權益,抑或是促進文旅消費健康發展,做好風險研判、做足活動預案,都是做大做強演出市場的關鍵所在。

  綜上所述,各方應努力行動起來,自覺主動地維護產業生態,不斷完善規範市場,不僅僅滿足於“票賣光、人坐滿”的那份熱鬧,讓演出市場長久興旺下去。

  (來源:經濟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