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深圳都市圈具有“六個優化”的鮮明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4-01-12 08:56:59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近期,廣東省政府印發五大都市圈發展規劃,其中之一是《深圳都市圈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要增強深圳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加快提升東莞、惠州副中心發展能級,高水平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增長極,形成“一主兩副一極四軸”的都市圈總體發展布局,實現中心引領、軸帶支撐、協同聯動。

  筆者認為,《規劃》的出台,有利於“六個優化”,是貫徹落實新時期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的重要舉措,將全面助力深圳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

  優化空間布局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深圳都市圈中,惠州面積最大,為1.13萬平方公里;東莞、深圳分別為2460平方公里、1997平方公里;深汕合作區面積為468.3平方公里。《規劃》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高效利用土地資源空間,推動區域內差異化協調發展。深圳主中心將著力促進都市核心區擴容提質,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升現代化國際化城市水平,引領帶動都市圈一體化發展。東莞副中心立足“科技創新+先進製造”的城市定位,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高地、聯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城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先進製造之都。惠州副中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建設更加幸福國內一流城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增長極創新建設區域協調發展合作範例,集聚和傳遞粵港澳大灣區經濟能級。“一主兩副一極”的發展格局,再輔以“四軸”支撐的區域空間骨架,形成了深圳都市圈主次分明、功能互補、內外協同、資源共享的高質量發展空間布局,有利於打造宜業宜居宜游宜創的深圳都市圈。

  優化產業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重點領域提前布局,全面提升產業體系現代化水平,既鞏固傳統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又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工業是立國之基,產業是經濟的命脈,其合理分工布局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眾所周知,從現代產業分工和產業鏈拓展趨勢以及國際著名灣區的實踐來看,僅僅在一個城市很難完成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必須聯合周邊城市形成有機整體,實現合理分工協作,形成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同時也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和同質化無序競爭。《規劃》在相關地區現有產業優勢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專業化分工協作,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共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世界科技和製造業中心。比如,深圳重點是加快建設具有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特徵和符合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要求,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深圳特點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東莞重點是培育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紡織服裝等支柱產業和新材料、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形成一批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群。惠州重點是培育壯大石化、能源、生命科學等支柱產業,建設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廣東)清潔能源中心。深汕特別合作區重點是打造重大產業項目承載地、新引進重大項目目的地和區域高質量發展孵化器。需要指出的是,傳統產業不等於落後產業、夕陽產業,只要改造得好,融合得好,就可以成為傳統優勢產業,在國內外具有很強的競爭力。

  優化基礎設施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深圳都市圈高速公路里程近2500公里,路網密度全國領先,城際日均出行人數約百萬人次,要素高效流動格局基本形成。為進一步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規劃》對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基建均作出明確細致的規劃,提出形成“三橫五縱”鐵路格局、建立國際航空樞紐體系、打造都市圈港口群、完善“九橫十二縱”高速公路網絡、部署信息基礎設施等,加快建設5G通信網絡、工業互聯網平台、算力中心,推動形成布局合理、銜接順暢、管理協同的基礎設施體系,必將有力支撐深圳都市核心區半小時通勤圈、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建設,為都市圈高效運轉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