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板櫈,合上是凳,拉開是梯。白紙上,90後設計師黃婉琳正用鉛筆勾勒著她最新的設計作品。
黃婉琳是一名竹製品設計師。在祥福公司,這樣的竹製品設計師還有20多名。從市場分析、產品設計,到竹工師傅試生產,再到工廠量產、產品上市,一件件竹製品就此誕生。
“提升產品競爭力,僅升級生產階段的工藝還不夠,還要從市場需求出發,把對工藝的追求延伸至生產鏈條各環節,從設計開發上下功夫。”張富強說,政和已連續舉辦七屆“政和杯”國際竹產品設計大賽,為竹企與設計師搭建對接平台,幫助企業提高創新設計能力。
在祥福公司,一把銷量穩居前三的椅子,就來源於竹產品設計大賽。椅子乍看並無特別之處,坐下後,椅子靠背與身體後背完美貼合。“考慮到人體工程學,用的是中國傳統榫卯工藝,還融入了新型防水塗料。”楊忠介紹,“一把椅子定價1000多元,一個月能賣1000多把。從竹製品到竹工藝品,附加值提升不少。”
近年來,政和縣加大竹產業發展資金投入,相繼出台多份文件,鼓勵企業提升竹科技、挖掘竹文化、完善竹工藝,推動竹產業從“量大”向“質優”轉變。
在福建省九竹工貿有限公司,僅一個竹茶盤,就有600多種不同的造型與花紋。“從一開始,我們的定位就不只是家具,更是工藝品。”該公司董事長吳發昌說。
楊進財也開起了自己的公司。一盞盞竹燈籠上,《清明上河圖》以及牡丹、如意等中國風的元素嵌入其中。“現代工藝讓竹產品實現了量產,目前公司一半以上訂單來自海外,中國風正走向世界。”楊進財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