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受經濟下行影響,藝術登陸新加坡停辦,並一度計劃轉移到印尼雅加達作分場。緊接著2020年的全球疫情大流行使新加坡藝術市場走入寒冬。但即使在寒冬之下,新加坡的私營藝術機構也能發揮潛力,本地畫廊STPI主導承辦的“海洋之心”(S.E.A Focus)藝術展,展示了獅城在危機中的藝術韌性。展覽名稱SEA是東南亞的縮寫,也是英文“大海”的意思,這些多年的藝術沉澱,讓即使在藝術寒冬年份的新加坡,仍能將藝術周的文化傳統堅持下來,不改建設藝術大都會的初心。
東南亞當代藝術屬小眾藝術範疇,為了擴大受眾面,新加坡近年也結合本地的印度社群文化,將南亞等印度藝術匯入,同時也對韓國和日本藝術囊括進來。另一方面,隨著全球經濟下行,特別是中國經濟發展趨緩,舊有投資模式不再強勁,投資者紛紛尋找新的投資機會,藝術品投資又迎來了新契機。2022年,新加坡引來一波投資熱潮,全球淨資產強勢湧入,為新加坡重啟藝術市場帶來積極信號。2023年,全球疫情結束,各國開放後,藝博會新品牌新加坡藝博會(Art SG)舉辦,標誌獅城藝術整裝待發。
新加坡藝博會的源頭,是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台北當代也由瑞銀集團打造,每年5月在台北舉辦,由策展人和原《LEAP》雜誌主編岳鴻飛、原香港巴塞爾和香港國際藝術展總監任天晉(Magnus Renfrew)創辦。任天晉也是新加坡藝博會(ART SG)的聯合創始人,今年的新加坡藝博會匯聚68家國際畫廊和幾十家東南亞地區畫廊,博覽會分“聚焦”、“未來”、“平台”、“影像”等幾大板塊:“聚焦”(Focus)帶來36個藝術展,涵蓋沉浸式裝置體驗、多媒體藝術等;“未來”(Futures)板塊主打成立10年以內的年輕畫廊;“平台”(Platform)板塊以新加坡、馬來西亞、英國等5位不同國籍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家的大型展覽為主;“影像”(Film)板塊留給通過攝影機和膠片錄像的視頻藝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