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拜登政府的香港政策:特徵、動因與影響
http://www.CRNTT.com   2024-04-21 00:41:59


 
  最後,拜登政府涉港政策,也給在港經營的美國企業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嚴重損害美港之間的經貿關係。美國的政治施壓是美企在港營商的最大威脅和挑戰。香港回歸前以及回歸以來,美國在香港進行了大量的投資、貿易、金融等方面的營運,經過多年發展在香港積纍了巨大的經濟利益。美國對香港事務的干預嚴重損害香港與美國各個層面的關係。第一,美國在香港經營企業減少。在香港設立企業地區總部數量第二多的國家是美國,僅次於內地,而2021年時美國還擁有最多的在港企業和在港總部公司。根據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發布的《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1月,有1258家美國公司在香港經營,其中240家為地區總部,僅次於中國內地(251)和超過日本(212),位居第二。⑲受各種因素特別是疫情影響,與2020年相比,美國公司數量減少25家,地區總部公司更是減少42家,但仍是在香港設立地區總部次多的國家。⑳第二,美國在與香港的經貿往來中得到巨大利益。2011年--2020年,美國對香港的貨物貿易順差纍計約3000億美元,是美國在全球貿易夥伴中順差最高的經濟體。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美國介入香港事務并對香港進行所謂的“制裁”,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由2018年的約310億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約261億美元,下降16%。2020年,美國對香港出口下降23%,而從香港進口大增67%,導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從2019年的261億美元下降至約160億美元,跌幅達39%。〔21〕2021年和2022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有所回升。

  結語

  從未來趨勢來看,美國將繼續利用“三法一命令”(《美國-香港政策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和《關於香港正常化的行政命令》)對香港進行干預和施加制裁。美國國務院依據《美國-香港政策法》《香港人權與民主法》《香港自治法》向國會提交涉港報告,提出美國政府對香港事務的“認知”,并提出可能的制裁措施。整體上,美國政府的香港政策服務於其“孤立香港”“以港遏華”的戰略,并通過軟施壓、軟制裁、軟滲透、唱衰香港、唱衰“一國兩制”等方式干預香港事務,扭曲香港的定位,異化香港的功能,使香港失去對中國發展的戰略價值。美國國會將繼續推動新的涉港法案和條款,促使白宮作出新的涉港制裁。與此同時,拜登政府的香港政策也面臨諸多挑戰。

  第一,面對美方的介入、施壓和制裁,中國政府和香港特區政府應差異化、精凖化、常規化和多元華對美方予以反制。積極發展與深化香港對外貿易關係網絡和利益結合,分化、阻卻美國盟友體系在制裁香港問題上的一致行動并制衡美國的涉港制裁。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從國家法律層面和香港自治層面不斷建立健全“一國兩制”涉港涉外法律體系與執法機制,形成有機統一的涉外反制法律合力,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與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一國兩制”取得平衡。一是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的所謂“自由、民主、人權”價值觀取向在其對華政策與對港澳政策中的互動平衡。二是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在其國內民意中的認識發展與反應。三是中央層面與港澳特區層面在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方面如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達到協同效應。四是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的制度建設與實施機制如何與中國對外戰略、外交政策的目標平衡。五是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與爭取國際社會支持“一國兩制”在港澳的實踐之間的平衡。

  第二,美國在港澳的戰略利益、經濟商業金融利益可以牽制美國對香港的制裁。美國經濟利益集團在香港布局深厚,其在香港的投入是其布局和輻射香港、中國(內地)、大中華圈甚至亞太地區的重要前沿。他們不可能捨棄龐大的資源投入、市場空間、巨大收益和未來可期的競爭優勢,不少在港美資金融機構仍在加大投入。一是抓住美國在涉港議題上的軟肋,即美國在香港擁有巨大的經濟利益存在,以指標體系或清單方式公布美國在香港的經濟利益布局,藉利益集團反施壓美國政府的香港政策。二是加強雙邊、多邊涉港外交效能,破解美國在涉港問題上的聯盟體系運作。三是推動多邊合作和宣傳,揭露美國涉港制裁或干預香港事務給其他國家利益的損害和衝擊。四是分拆美國涉港對象,游說、安撫美國在港企業和商會等經濟組織,對衝美國當局的涉港施壓行為。五是增強香港層面反制外部勢力干預和制裁的能動性,對外部勢力采取“以小見大”的精準打擊,以回應外部勢力的干預,增加外部勢力的干預成本。六是控制中國與美國在涉港議題方面鬥爭的烈度,避免陷入美國不斷設置的涉港議題陷阱,導致中國在涉港方面投入更多資源。  

  第三,面對美國對香港的以“去功能化”為主的“去風險”,香港應以“雙重深度融入”作為戰略選擇。中美博弈、中西方意識形態衝突導致香港與美西方良性互動的基礎條件發生了根本變化,中國崛起、美國打壓中國已經令美西方對香港的認知和定位發生了變化。美西方已經把對香港的定位從接觸中國的平台和前沿轉向遏制中國的工具和籌碼。美國對香港進行去功能化、去獨特性、去“兩制”化,以打擊香港的國際地位來削弱香港服務國家的作用和角色。無論是“脫鈎”還是“去風險”,都不改中美博弈的基調。美國整體上已經把香港和內地完全劃在一個標準裡面,香港承擔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礎條件正在發生變化。但這并不意味著香港就要采取去美國、去英國的“去外國化”政策,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不應理解為香港“內地化”。即便面臨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的衝擊和挑戰,香港還是要實施更加開放的政策,要在維護國家安全和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更加深入地融入全球化,保持與美西方的互動,維護獨特性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為香港自身發展和國家發展提供功能性支撑。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項(21VMG036)、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研究”(23ZDA120)。

  註釋:

  ①《社評:人權意識形態掛帥 美新政策挾港制華》,《明報》2019年12月13日。

  ②魏紅霞:“特朗普執政時期美國國會涉華法案及其影響”,《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5期,第16頁。郭永虎、暴占傑:“美國國會涉港立法活動新動態:影響與應對”,《統一戰綫學研究》,2021年第3期。Scott Kennedy, Thunder Out of Congress on China, September 11, 2020。

  ③張建、朱曉易:“修例風波以來美國的涉港制裁:效果評估與中國的反制”,《統一戰綫學研究》,2023年第1期,第62-72頁。胡婷:《美國“全政府”對華戰略中的香港政策:變化與特徵》,載《統一戰綫學研究》,2020年第2期。

  ④張建:《美國對香港修例風波的介入:評估與影響》,《統一戰綫學研究》,2020年第1期。

  ⑤周方舟:“美國對香港民主輸出戰略的演變”,《港澳研究》,2023年第2期,第57-58頁。

  ⑥王鶴亭:“‘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反外部法律介入問題探析”,《台灣研究集刊》,2022年第6期,第24頁。

  ⑦The White House, "Interim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ic Guidance," March 2021, P8, 參見: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03/NSC-1v2.pdf ; The White Hous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ctober 2022,P24, 參見: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11/8-November-Combined-PDF-for-Upload.pdf, 【訪問時間:2023年9月8日】。

  ⑧2021 Hong Kong Policy Act Report -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https://www.state.gov/2021-hong-kong-policy-act-report/ (訪問時間:2023年10月10日)。

  ⑨張建、朱曉易:《修例風波以來美國的涉港制裁:效果評估與中國的反制》,載《統一戰綫學研究》,2023年第1期。

  ⑩Joseph Biden, "Memorandum on Extending and Expanding Eligibility for Deferred Enforced Departure for Certain Hong Kong Residents", The White House, 參見: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presidential-actions/2023/01/26/memorandum-on-extending-and-expanding-eligibility-for-deferred-enforced-departure-for-certain-hong-kong-residents/, 【訪問時間:2023年4月21日】。

  ⑪“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The White House, October 2022, pp. 1,11,參見: 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10/Biden-Harris-Administrations-National-Security-Strategy-10.2022.pdf ,【訪問時間:2023年11月14日】。

  ⑫中央人民政府:《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2022年7月1日,參見: http://www.gov.cn/xinwen/2022-07/01/content_5698904.htm ,【訪問時間:2023年10月14日】。

  ⑬黎姿、沈文輝:《論特朗普政府時期美國涉港政策的特點》,載《戰略決策研究》,2021年第5期,第59頁。

  ⑭Anthony Blinken, "The Administration's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U.S. Department of State,參見: https://www.state.gov/the-administrations-approach-to-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 ,【訪問時間:2023年9月16日】。

  ⑮岳聖淞:“圖式演繹、叙事重構與冷戰後美國對華價值觀外交”,《世界經濟與政治》,2023年第4期。葉成城、王浩:“拜登政府價值觀聯盟戰略初探”,《現代國際關係》,2021年第9期。

  ⑯Michael Martin: CSIS: Hong Kong in 2022, February 2,2022, 參見: https://www.csis.org/analysis/hong-kong-2022 ,【訪問時間:2023年9月14日】。

  ⑰Foreign Affairs: "Hong Kong and the Limits of Decoupling", July 14,2021,參見: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asia/2021-07-14/hong-kong-and-limits-decoupling ,【訪問時間:2023年8月14日】。

  ⑱〔21〕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營商環境2022》,2021年9月27日,參見:https://www.hkeconomy.gov.hk/chs/environment/index.htm ,【訪問時間:2023年11月14日】。

  ⑲⑳“2022年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統計處,2022年11月,參見: https://www.censtatd.gov.hk/en/data/stat_report/product/B1110004/att/B11100042022AN22B0100.pdf ,【訪問時間:2023年10月15日】。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2月號,總第314期,P51-59)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