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7日電/據人民網報導,走進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一幅《刺桐夢華錄》映入眼簾,千年前刺桐港、刺桐城無盡的繁華盡收眼底,生動再現了宋元泉州港的多元共融之景。
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獲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近年來,泉州以打造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範城市為目標,大力推動世界遺產的活化利用與可持續發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山海之美與人文之韵更好為發展增添光彩。
不斷提升文化遺產保護水平
九日山祈風石刻、開元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德化窑址……在馬可·波羅的筆下,泉州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走進泉州的22個遺產點,一街一巷、一磚一瓦,都能讓人窺見當年“蒼官影裡三洲路,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盛景象。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做好保護工作,才能切實留住城市的“根”與“魂”。
作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向來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十分重視。2024年1月1日起,《“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遺產保護管理條例》施行。該條例是泉州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制度化、法治化的又一成果。
條例對標《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關於世界遺產的保護要求,從制度設計上對世界遺產的保護管理體制、保護規劃、建設活動管控、活化利用、法律責任等作出明確規定,為泉州世界遺產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古城是世遺泉州的核心地區。22處遺產點中,鯉城區集中了8處世界遺產點。如今,泉州實施遺產區、緩衝區、景觀控制區的嚴格管控,古城被整體納入遺產緩衝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