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同於單個城市的概念,中心城市領銜的都市圈是多個城市的“集合體”。根據國家發改委的定義,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因此,濟南、青島兩大都市圈獲批,其帶來的意義絕不只是利好濟南與青島兩大城市的發展。
從規劃看,濟南都市圈範圍包括濟南、淄博、泰安、聊城、德州、濱州6市25縣區,面積超過2.2萬平方公裡;青島都市圈範圍則包括青島市全域,濰坊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東港區,煙台萊陽市、萊州市、海陽市,共涉及4市16縣(市、區),面積2.15萬平方公裡。
也就是說,這兩大都市圈的面積已經超過了整個山東省的4分之一。而山東16個地級市中,有10個都進入或部分進入了兩大都市圈的範圍,其經濟和人口占全省的比重則更高。兩大都市圈之於山東全域發展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千萬別低估了都市圈帶動省內區域協調發展的作用。舉個例子,去年淄博成為全國最火的“網紅城市”之一,濟南就被視為“助攻手”的角色。比如,淄博最先火起來的“素材”就是來自濟南的大學生組團到淄博擼串。而濟南與淄博之間最快的高鐵僅20多分鐘,這樣一種適中的距離,讓前者給後者的“走好”提供了人氣與交通樞紐上的支持與保障。隨著都市圈建設的不斷推進,濟南與淄博之間的同城化加快,兩座城市的資源必將獲得更高效的整合,從而帶來“1+1>2”的效果。
其實,從山東的地理版圖也能够看出,青島和濟南剛好處於“一東一西”的位置,且都是有著較高能級和發展水平的中心城市,以兩大城市為中心建設都市圈,能够較好地帶動全省的發展。這是相對於那些“單中心”省份的一個巨大發展優勢,建好都市圈可謂是最大程度挖掘“雙子星”模式之於山東全域發展貢獻的一條重要路徑。
對山東來說,濟南和青島拿到國家級都市圈的入場券,也算是彌補了近年來山東在爭取國家戰略支持上的一種缺憾。
衆所周知,山東是全國前四強省份中,唯一一個沒有進入四大國家級城市群的省份。同時,在國家中心城市的爭奪上,山東盡管一度安排了濟南、青島這樣的“雙保險”,但至今未能圓夢。在此現實背景下,濟南都市圈和青島都市圈雙雙進入“國家級”序列,無疑是增加了一個參與和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