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冬日清晨,地處秦嶺腹地的陝西省留壩縣城乾淨整潔的街道上,58歲的居民向菊英拎著一袋鼓鼓囊囊的垃圾,來到不遠處一座陽光房。
掃碼、開門、放置垃圾,再掃碼從陽光房墻壁上領取一個一模一樣的垃圾回收袋,她熟練地完成這一串動作後,便關門離開。
這間大約10平方米的陽光房是一處可回收物自助投放點,靠墻部分掛著一排淺色的垃圾回收袋,地面上已整齊擺放了十多袋可回收垃圾。
“通過賣垃圾,我已經賺了好幾百塊了。”向菊英說,雖然錢不多,但卻解決了“垃圾沒處扔”的煩惱。
這個煩惱,也曾一度困擾著這個主打文旅產業的山區小縣。留壩縣森林覆蓋率超過90%,生態環境良好,隨著旅遊消費升級,這裡成了自駕游車主向往的目的地。然而,過去,因為投入不足,群眾居住分散,一些生活垃圾被扔到河道或街邊,既污染環境,又影響群眾和遊客的感受。
怎樣調動群眾的主動性,讓大夥兒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別再隨手亂扔?留壩縣住建部門想到了“賣”垃圾這個點子。
買主是一家總部在成都的環境科技公司,從2021年起,這家公司在留壩縣投資興建被當地人稱為“陽光房”的自助可回收物投放點,負責全縣可回收垃圾的收集轉運及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