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日電/據廣州日報報導,距離春節還有一周,近日“當代年輕人在過一種很新的年”成了微博熱議話題,引起360萬網友圍觀當代年輕人對於龍年春節的“花式安排”:有人去潮汕看“英歌舞”、去東北“闖關東”;有人集體Citywalk,跑進山里的“無信號區”;有人因為年三十不放假而駐守原地,打算體驗當地的年味……“過年不回家”背後,折射出年輕人對於“年”的一些感受:一方面是工作一整年終於能好好休息幾天;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對走親訪友的奔波,以及被親戚“催婚”“催生”的尷尬。隨著年輕人越來越注重個性和儀式感,在“怎麼過年”這件事上,他們也越來越有了自己的主見。
被催婚、被比較、話題“插不上嘴”……
游子過年回鄉怕經歷“精神內耗”
在熱熱鬧鬧回家過大年的討論下,有一群年輕人似乎“違背常理”,選擇不回家過年。有數據顯示,在18歲到35歲的年輕人里,衹有33%計劃今年春節回鄉過年。
記者採訪發現,年輕人不想回家過年的理由各異。有人發出“融不進故鄉”的感嘆;有人疲於應對親戚們的“關懷”;有人則苦於過年時需要發大額紅包……就像有年輕網友總結的:“回家走親戚,三句離不開收入,四句走不出結婚,五句都在談節約,六句說的是懂事,七句是把你養大不易,八句說的是你看別人家,九句說的是你要爭氣。”這也引發不少年輕人共鳴——對他們來說,過年回家難免要經歷“精神內耗”。
“回家的理由衹有一個,不回家的理由卻有很多。”在接受採訪時,李智(化名)如是說。李智的家鄉在廣東一個沿海小鎮,以往每年她都會選擇回家過春節,而今年過年,她以“大年三十不放假”作為合理的“借口”,選擇留在廣州過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