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9日電/春節前後歷來是我國消費旺季,是我國居民消費潛能集中釋放的時期,也是新型消費快速發展的時期。如何在春節期間辦好各類消費節慶活動,提升年貨消費供給水平,更好激發年貨消費潛能,滿足居民多元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是時下值得研究的關鍵問題。
近年來,我國打造了形式多樣、各具特色的年貨消費節慶活動,推動年貨消費潛能釋放。商務部等國家部委連續多年開展全國網上年貨節、老字號嘉年華等專項活動,推動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等新型消費發展,豐富了重點領域消費場景。各地也結合春節習俗,創新舉辦各類年貨節活動。例如,有的地方組織電商平台開展年貨銷售專區,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數字技術,為消費者在線定制個性化年貨禮盒、推介年貨好物,讓消費者在線試穿試玩,提升了年貨消費體驗;有的地方通過發放消費券、消費補貼等方式,推動商家開展滿減、折扣等優惠活動,讓消費者獲得更多實惠,調動了消費者購置年貨的積極性;有的地方舉辦老字號年貨大集,整合中華老字號和地方老字號企業資源,推動各類特色年貨、非遺美食集中亮相,掀起了國潮消費熱潮。
我國在舉辦消費節慶活動、促進年貨消費發展方面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但還面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導致年貨消費的潛能未得到充分釋放。比如,年貨節期間的供給水平仍需提升,智能消費、數字消費、進口消費的供給有待豐富;針對居民集中購置年貨的需求,物流運輸配送能力需要加強,派送時效存在提升空間;年貨節活動管理有待優化,個別平台仍然存在交易規則過於複雜、承諾無法按時兌現、投訴處理進度較慢等問題。基於此,應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發展思路,在優化年貨供給、完善物流配送、加強消費活動管理等方面下功夫,推動各類年貨消費節慶活動越辦越好,進一步激發年貨消費潛能。
在優化年貨供給方面下功夫。圍繞春節期間居民的探親訪友、旅遊度假、戶外運動等實際需求,引導製造商、零售商等加強年貨的定制化、柔性化生產,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支持企業依托現代商圈、特色步行街等城市商業載體,建設多元化消費場景,打造春節文化藝術相關IP,助推形成體驗消費熱點。積極發展數字消費,圍繞各地春節文化習俗,鼓勵企業豐富高品質的文學、動漫、影視、音樂等數字服務供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