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的文化生命體”的哲學意蘊
http://www.CRNTT.com   2024-02-19 10:39:06


 
  新的文化生命體以其內生的強大文化力量與生命支撐,奠定了新時代新征程上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厚文化底蘊和精神生命,是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完善自身、超越自身的文化根基,它必將推動中華文明重煥榮光,推動中華文明進入新的歷史形態,也將成為中華民族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生命和動力之源。

  作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的文化生命體是經由“第二個結合”造就的中華文明現代形態

  “第二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是“我們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得出的規律性認識”,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原創性貢獻與標誌性概念,是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成果與創新典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結合’不是‘拼盤’,不是簡單的‘物理反應’,而是深刻的‘化學反應’,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由此可見,新的文化生命體絕非偶然得到之物,而是經由“第二個結合”這一必由之路的必然產物。當然,這一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而生成的中華文明現代形態,也就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馬克思說:“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同樣,新的文化生命體也絕非隨心所欲的創造物,“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而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一深刻“化學反應”的產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來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第二個結合”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相互契合”走向“相互成就”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民的價值觀和精神世界,是始終深深植根於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時又是隨著歷史和時代前進而不斷與日俱新、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強勁的現代活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馬克思主義以豐饒的文化土壤。一方面,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在同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優秀歷史文化和廣大人民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念融通的基礎上,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作為中華民族獨特精神標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以其有益養料反哺並滋養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方法,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從而使中華文明實現了從傳統形態到現代形態的轉換,使得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僅成為可能的,而且成為現實的。

  作為“第二個結合”的新的文明產物,作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新的文化生命體實質上不僅確立了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而且也必將經由“第二個結合”進一步鞏固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遠,要有引領力、凝聚力、塑造力、輻射力,就必須有自己的主體性”。中華文明博大精深,穩定且連續的民族主體性和主體意識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鴉片戰爭後,在“文明蒙塵”的重重危機中,中國共產黨自覺主動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辨別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同時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所蘊含的精神特質助力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實踐運用。“第二個結合”所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體”,作為中華文明現代形態,以其自覺能動性、民族主體性、時代創新性,使中華文明再次迸發出強大精神力量,成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