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一位年近九旬的退休副教授、一句“學歷和能力能劃等號嗎”的發問,在本報掀起了一場關於人才觀、成才觀的大討論。討論聲中,既有不少讀者對於學歷歧視的困惑,也有用人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對於“高學歷、低能力”“海歸人才‘水土不服’”的費解。由此可見,人才評價制度科學公正與否,不僅關係到每一位人才的職業生涯和切身利益,也關係到人才資源開發使用的效率。
人才是強國之根本、興邦之大計。我國有8000多萬專業技術人才、6000多萬高技能人才。自2016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來,各地、各有關部門不斷創新舉措為人才發展鬆綁減負,設置合理、評價科學、管理規範、運轉協調、服務全面的職稱制度基本形成。與此同時,人才政策精準化程度不高,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最後一公里”不暢通,人才評價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等問題仍然比較突出。如何從制度層面解答來信提出的問題與困惑,如何進一步推進改革,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就以上問題,記者專訪了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柳學智。
問:多年來,我國人才評價存在標準單一、手段趨同等突出問題,尤其以“四唯”現象最為人熟知和詬病。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以來,職稱評價標準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標準是人才發展的風向標。職稱制度改革以來,人社部門等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著重解決評價標準簡單量化、“一刀切”等問題,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以實績論英雄。職稱評價標準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堅持把品德放在首位。對高校教師堅持以德為先,嚴把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考核;對科研人員強化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倡導追求真理、永攀高峰的科學精神;對醫護人員加強醫德醫風和從業行為評價。
不唯學歷看能力。各系列職稱評審對學歷只作基本要求,主要比拼能力水平。翻譯、演員、計算機軟件等系列或專業對學歷沒有過多要求,會計、經濟等系列將起點學歷放寬至高中,工程、農業等系列由行業內2名以上專家推薦即可參加職稱評審。從制度上看,學歷已不再是參加職稱評審的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