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有何獨特吸引力
分析人士指出,中德經貿往來熱絡企業合作增多,是基於產業經驗的理性選擇。中國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綠色能源等方面展現出的創新領導力正逐步增強,同時德國在汽車、化工等傳統工業仍具優勢,雙方合作有利於共同提高產業能力。
大眾汽車與小鵬汽車共同開發新款電動車,寶馬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在沈陽全面動工,西門子投資加碼成都智造基地……這些都是德企看好中國未來競爭力的鮮活例證。
2023年,德國大眾集團將德國總部以外最大的研發中心落戶合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貝瑞德表示,大眾正在全面融入中國的產業生態。在充滿活力的市場環境中,高速發展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教授伍慧萍認為,中國市場在德企眼中具有其他市場難覓的吸引力。她指出,烏克蘭危機升級後,德國企業經營成本明顯上升,面臨能源價格波動、勞動力市場技術工人短缺等諸多問題,投資德國本土的吸引力受到削弱。相較之下,中國生產要素齊全、供應鏈完整、有產業經驗的勞動力人口充裕,這些因素為不少德企所青睞。
鼓噪“去風險”為何吃不開
分析人士指出,市場經濟條件下,只要做生意就一定會面對和承擔風險,即經濟活動中的不確定性。“去風險”這個概念本質上是反市場經濟的。諸多數據與實例表明,德企正積極擁抱中國市場,“用腳投票”證明“去風險”“脫鈎斷鏈”不得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