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據新華社報導,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科技助聽,共享美好生活”。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聽障人士叩開“無聲之門”,重回有聲世界。
科技助聽 帶來“聲”的希望
1995年,已失聰十年的陸鋒以“放手一搏”的心態在北京協和醫院接受了人工耳蝸植入,成為中國大陸首位多導人工耳蝸植入者。
18厘米的刀口、8小時的手術、長達2個月的恢復期——借助當時有限的技術條件,陸鋒幸運地回歸有聲世界,改變了人生軌跡。
此後近30年,他致力於推動科技助聽事業的發展,現在他是中國聾人協會人工耳蝸植入者委員會主任。
“從第一例到現在,全國已有約12萬人接受人工耳蝸植入手術,我國科技助聽事業飛速發展。”陸鋒說,隨著手術技術的發展,現在手術創口僅3厘米左右。
“人工耳蝸主要適用於重度以上、使用助聽器效果不理想的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北京協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高志強介紹,人工耳蝸外機、植入體和手術技術都有顯著進步,最新的一體式外機可以隱藏在頭髮裡,耳部不再需要佩戴設備。
此外,助聽器不僅具備了噪音抑制、語音識別等智能功能,還能夠通過藍牙與手機、電腦等設備連接,實現音樂播放、電話接聽、遠程調機等功能。
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科技助聽正在為越來越多的聽障人士帶來“聲”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