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教訓看,對“超級光盤”核心技術的把控,將有利於相關產業的健康發展。
光盤發展史上,有過慘痛教訓。上世紀90年代,中國人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台VCD影碟機,取名“萬燕”。但萬燕公司沒有為自己的首創發明申請整機專利,面對眾多品牌的低價競爭,短短幾年後就從市場“先驅”變成市場“先烈”。
此次“超級光盤”,是世界首創的突破性創新。研究團隊依托豐厚的研究基礎和創新技術方案,基於雙光束超分辨技術及聚集誘導發光存儲介質,信息寫入和讀出均突破了衍射極限的限制,實現了點尺寸為54nm、道間距為70nm的超分辨數據存儲,並完成了100層的多層記錄,是國際上首次實現Pb量級的超大容量光存儲。這樣的關鍵核心技術突破,是我們發展相關產業的底氣所在。
目前,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已經申請了技術專利。如果後續投入充足,這項技術預計用5年到10年的時間便能走向產業化。屆時,“超級光盤”在改進讀寫速度、實現工程化應用後,將成為大數據中心海量冷數據存儲的首選方案。
“超級光盤”能否闖出閃亮未來?從市場需求和技術基礎看,它值得我們給出一個樂觀的預期。期待研究團隊加快關鍵技術攻關,推動超大容量光存儲的產業化進程,並拓展其在光顯微成像、光顯示、光信息處理等領域的交叉應用,產出更多的“超級”成果。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慧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