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大學學者倫佐·布羅托說,從兩會期間公布的各項報告、經濟數據、發展目標可以看出,中國正處於轉型階段,不斷向著更高質量、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讓世界各國看到機遇,各國可以通過對接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發展戰略實現互惠合作。跨國產業鏈合作將中國發展產生的需求傳導至智利等許多國家,創造就業與經濟機遇。
巴基斯坦智庫全球絲綢之路研究聯盟創始主席澤米爾·阿萬認為,中國兩會釋放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定信心與信號,讓世界看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為當前處於低迷周期的全球經濟注入信心。
辦好進博會等重大展會、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深化多雙邊和區域經濟合作……《今日巴基斯坦》網站近日刊文說,兩會提出的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舉措對推進國際經濟合作、促進地區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提供有益借鑒”
世界各國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現代化?首次報導中國兩會的尼泊爾記者高塔姆說,他過去看到、讀到的現代化都來自西方世界,“認為現代化就是西方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實踐讓他意識到,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和本國文化文明緊密相連才能實現現代化”。
斯里蘭卡學者亞西魯·拉納拉賈認為,中國式現代化為包括斯里蘭卡在內的發展中國家選擇適合自身的制度和發展模式提供了寶貴經驗,這是很多國家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中國式現代化的原因之一。中國式現代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中國並沒有否定其他國家的發展道路,而是鼓勵每個國家探索符合自身的發展模式,不吝分享中國現代化的經驗和機遇,“這對其他國家而言是更大的幫助”。
透過今年兩會,國際社會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獨立自主、人民至上、和平發展、開放包容、團結奮鬥……一個個“關鍵詞”始終閃耀在中國的現代化發展進程之中,給其他發展中國家帶來啟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