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束沐(中評社圖片) |
中評社香港3月21日電(記者 郁光南)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研究部主任束沐日前在主題為“兩岸關係的重大變化與趨勢評估”的論壇上表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歸根到底要發揮大陸的主導權,調動起兩岸人民的主動性,因而有必要把握好四組辯證關係出發,看清形勢、釐清對策,科學精準做好新形勢下的對台工作。
就台灣政治格局而言 需把握“一元”、“二元”和“三元”之間的辯證關係。
束沐認為,藍綠、統獨的二元格局是過去30年來台灣選舉政治的重要結構性特徵,但從2024選舉結果中,可以看到政黨結構“從二元到三元”、意識形態“從二元到一元”的深層次變化。在政黨結構上,民眾黨未來會繼續鞏固和擴展島內“反藍厭綠”中間民意板塊,固化三元格局。但從意識形態和國家認同的角度看,藍綠白均建立起了“中華民國等於台灣”的深層次、潛意識認知,反“獨”只是反對“法理台獨”,和平也只是尋求兩岸“和平分治”。藍綠白三元結構之上,不僅形成了“拒統保台”的一元化共識,爭執只是在於具體方式或手段,還形成了“親美優先”的一元化共識,深受美國的影響和控制。
就兩岸博弈形勢而言,需把握“冷民粹”與“熱對抗”之間的辯證關係。
束沐認為,經過近年來社會意識與輿論環境的演變,台灣選舉政治已經從“熱民粹”轉向“冷民粹”,主要特點為:一是政治觀點衝突不易演變為現實社會群體性衝突,民粹政治只在輿論意識層面活躍;二是民粹政治在非選舉週期內只對約30%民眾保持影響,以維持溫度,選前民粹短暫升溫、選後驟降;三是民粹政治主張的影響程度已經與社會階層或學歷無關,反而出現了以“理性”為包裝的民粹力量。不過,“冷民粹”仍可以催生和加劇“熱對抗”,以此次金門撞船事故為例,即便是在選後島內民粹退潮、降溫期,大陸洶湧的網絡民意仍可以令島內民粹升溫、重燃,進而造成“熱對抗”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