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淮安新路遺址將啟動新一輪考古發掘
http://www.CRNTT.com   2024-03-19 15:44:05


  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從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淮安新路遺址擬於今年進行第二輪考古發掘。

  淮安新路遺址地處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第一輪考古發掘自2023年7月開始,至2023年12月止。首次發掘區大致呈長方形,實際發掘面積1675平方米。作為2023年度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進展之一,淮安新路遺址是繼泗州城遺址、板閘鎮遺址和慶成門遺址之後發現的又一處保存完好、規模較大的同類型遺址,對研究淮安地區明清漕運史、運河開發史、城市發展史、社會生活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是明清時期淮安作為“運河之都”的重要見證。

  淮安市文物保護和考古研究所助理館員、淮安新路遺址首次發掘現場負責人王夢珊介紹,遺址最重要的發現是一條寬約4米的道路,沿西北到東南方向貫穿整個發掘區,道路兩側分布兩條排水溝,排水溝南北又各有一條輔路,共同組成了整個遺址區的主幹道系統。以該道路為中軸,兩側有序分布多個房址。

  此外,首次發掘區清理出的第一期房址多為磚墻構築,其砌築方式多為淮安地區特有的“空鬥墻”。第二、三期房屋使用蘆葦編織而成,每半米處有一道橫索收夾固定,轉折處立有木樁,為古籍中所載“淮屋”之樣式。該遺址首次發掘出土的完整器較少,目前已出土並修復器物370件,多為日用瓷器,另有各類陶器、金屬器、石構件等,瓷器以青花瓷為主,多數有底款,還有少量白瓷、青瓷。此外還出土了銅勺、發簪、筷子等生活用品。

  在首次發掘區內,考古人員發現多處“侵街”現象——街道兩側的建築占道建設,蠶食甚至吞並街道,這被認為是商業繁榮的一種反映。通過現場照片可以看到,一座房屋直接在其門口的路面上建起了灶台,或許是為了方便沿街叫賣,足見當時運河邊街市買賣的繁榮景象。

  江蘇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淮安新路遺址新一輪發掘負責人陳剛告訴記者,遺跡道路內部為沙土堆築,表面和側面用磚包砌,兩側坡度較大,甚為罕見,應為消減水的衝擊而專門設計,均與文獻中“沙堤低陷,水潦不時,計得安久之策,非大加培築不可”相吻合。

  據介紹,2024年淮安新路遺址新一輪考古將進一步擴大發掘面積,以期還原古鎮的整體布局;通過發掘確認“主幹道”的形成年代、在區域中所處的位置,及岔路、小路等道路布局;對房址等遺跡進行解剖,討論遺跡最早形成年代、為何被廢棄等問題;探尋古籍中記載的碼頭,並擇機進行重點發掘。

  “過去的思路是持續不斷地進行挖掘,直到挖至生土層。”從搶救性發掘轉變為主動性發掘,考古隊確定了“一邊挖一邊保護一邊展示”的思路,每一鏟都將經過更嚴格的考慮。“比如,在發現店鋪遺址後,可能不會大面積繼續向下發掘,而是將已發現的店鋪房址保護起來,選取周邊保存狀況不佳、後續展示價值較低的區域進行解剖發掘。”考古人員說。

  未來,淮安新路遺址的考古發掘將圍繞建設運河考古遺址公園這一目標進行。“新路遺址的主體布局、街道走向、建築底座清晰可見,保存完整度相當高。”陳剛介紹,考古發掘及文物保護團隊將對遺址內涵進行系統性保護和展示,不久的將來,通過文物保護、景觀打造等方式,讓考古遺址更好地“活”起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