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央視新聞) |
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據央視新聞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是經濟學家出身,一向以理性務實示人。然而她最近發表了一番奇談怪論,引發美國網民一片譏諷。
在訪問美國佐治亞州一家光伏電池工廠時,耶倫聲稱,中國新能源行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造成全球價格和生產模式扭曲,損害了美國企業和工人利益。為此,她揚言要採取措施確保美國公司和工人在“公平”的平台上展開競爭。
此言一出,立刻遭到美國網民群嘲:“起初說中國在綠色能源方面做得不夠,現在突然指責他們做得太多。美國為什麼不能閉嘴,而是去做應該做的事情?”“當美國有競爭優勢,就談自由市場;如果沒有,就搞保護主義。這就是美國的規則。”……這些一針見血的評論,點破了美國一些政客的強詞奪理和虛偽“雙標”,也戳穿了他們懼怕公平競爭、隨意給別人“扣帽子”的霸道邏輯。
綠色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中國在全球大國中率先提出“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2023年,中國以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蓄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合計出口1.0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近三成。這不僅展現了中國的經濟活力,也幫助其他國家綠色轉型,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積極貢獻。比如,中企承建的沙特阿爾舒巴赫2.6吉瓦光伏電站建成後,預計可累計發電約2822億千瓦時,折算減排二氧化碳近2.45億噸,相當於在沙特的戈壁種下5.45億棵樹。
但在美國某些政客看來,中國“新賽道”產業蓬勃發展,動了他們的“奶酪”。零和思維下,他們認為,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中的地位上升,意味著美國企業的機會減少了。怎麼來解決?他們不是想著去改進技術、提升競爭力,而是搬出所謂“國家安全”“產能過剩”等借口,不遺餘力地抹黑中國,試圖“築墻設壘”,剝奪中國人民正當發展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