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這項工作,亓昊楠不止一次來港,一起研究製作修復方案。經過兩個月時間,火車頭古鐘表終於恢復了功能。
另一件修復文物是明代的花卉盆景圖平頭案。經過故宮博物院漆器修復組組長閔俊嶸和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修復師的“會診”,這件文物的木胎開裂,漆面老化和磨損,螺片和漆層有鬆動,空鼓起翹,螺片缺失也比較多。
修復漆器在選漆方面大有講究。“我們把準備好的各種漆給閔老師看,沒想到都不行,因為都有化學成分。”梁嘉放說,經過兩地修復師的研究,決定選用閔俊嶸從故宮博物院帶來的純天然漆,以確保“修舊如舊”。
修復的另一難點是漆器上有很多失落的螺片。閔俊嶸說,修復時要選用與原有螺片顔色光澤相同的螺片,按照漆器上原有的凹槽形狀將螺片雕刻出來,再鑲嵌到漆器上。
梁嘉放說:“我們是用機器切割打磨,而閔老師是用純手工磨制,且分毫不差,這太讓我們驚嘆了。”
攜手傳承中華文化
與故宮博物院修復師們合作一段時間後,梁嘉放深有感觸:修復文物表面上是通過一雙巧手讓文物重現光華,實際上傳遞的是大國工匠在修復文物中的堅韌,各個環節都蘊含著屬於中國人的執著。
“漆器涉及的工藝種類眾多,需要在一點一滴的經驗傳承中,在無數次的動手實踐中,逐步掌握方法與技巧。這就是‘傳幫帶’的意義。”梁嘉放說。
“無其器則無其道。”讓文物說話,讓歷史說話,需要修復師們一刀一銼將其更好彰顯出來,也需要一個展示交流的平台。
|